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2318139
微创内固定系统(Llss)及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对比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顾夙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lss)及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lss)和动力髁螺钉内固定(DC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内固定,对照组采用动力髁螺钉内固定,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过程中,LISS 比较 DCS 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临床并发症少,在临床治疗固定可推广使用,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微创内固定系统;动力髁螺钉内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疗效

    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而且较严重的疾病之一,治疗难度相对困难,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骨折愈合不佳或延迟,膝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内固定手术是目前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主要方式,但是手术方式比较多,患者预后也有很大差异[1]。笔者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lss)和动力髁螺钉内固定(DC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共90例,现回顾性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资料,并将比较分析结果汇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采用Llss和DC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86例,均按照WHO诊断标准确诊,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5.9±10.8)岁,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46.4±11.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史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手术在膝关节外侧作一个6 cm长的弧形切口,若关节内骨折患者切口延长至胫骨近端关节面,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并采用克氏针固定,或者螺钉固定。对于干骺端骨折患者应行闭合复位,并通过X线透视,确认复位是否成功。将能打入骨折远端4~5根螺钉的钢板顺行置入小腿前外侧肌群与胫骨外侧骨膜之间,并在骨折近端作一约5 cm的辅助切口,使其直视下观察钢板与股骨是否接触严密,并通过X线透视确认没有后伸过度与外翻,然后取出下钻套和锁定螺栓,而后在第5或者第9孔通过钻套穿入穿刺器,然后置入导向手柄将钻套拧紧,并用固定螺栓置换穿刺器,而且将固定螺栓拧进LISS接骨板的闭合固定框架中,最后在远端和近端分别钉上4~5个锁钉。手术完毕后不需要外固定,术后运动训练在术后第二日即可进行肌肉锻炼,术后1周可进行膝关节主动、被动屈伸活动训练,术后2~3周膝关节屈伸活动可达到90度,1个月以后可在双拐帮助下行负重活动。术后应定期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判断骨痂生长与愈合的状况,以此决定弃拐与否。

    对照组采用股骨远端外侧避开髌骨行切口,以暴露骨折部位,若并发髁间骨折,则需在直视情况下进行骨折复位,采用克氏针固定,此时需注意不能妨碍DCS螺钉和钢板的位置。髁螺钉的入点位置应在外髁最长径上3/4,距离关节面约2 cm的地方,并放置导引针,C型臂通过X线透视以保证导针不进入关节腔并和关节面平行,而且扩孔和攻丝预切螺纹,使用比扩孔短约5 mm的髁螺钉,拧紧髁螺钉,然后放置DCS钢板,采用加压螺钉把钢板定在髁螺钉上,股骨髁远端用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DCS 钢板在手术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预弯,让钢板紧密接触股骨外侧骨皮质,并使膝关节成5~7°外翻,然后依次钉上螺丝钉,固定骨折远端。对股骨髁间骨折患者,可使用松质骨螺钉加固,对髁上粉碎性骨折患者在之前的手术基础上,大骨块用螺钉固定,小碎骨块充填并摆在骨折处。最后行加压包扎,不需要外固定。手术完毕后抬高患肢,常规使用抗生素,术后锻炼与观察组一致。

    1.3 疗效评估 患者临床疗效评估标准,依照Merchan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伸15°和屈至130°,活动正常者为优;膝关节伸至30°和屈至120°,活动正常,或伴随一定程度的疼痛或障碍情况者为良 、膝关节伸至40°和屈至 90~110°,活动出现疼痛或中度行走障碍者为可;症状无明显改善,活动障碍较大,疼痛严重者为差。

    1.4 统计分析 笔者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Excel数据库进行分析,对采用率表示的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的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固定治疗疗效更佳,且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有1例发生固定不稳,再行固定术后,症状消失;2例出现疼痛。对照组患者有4例出现固定不稳,7例发生行走疼痛,膝关节活动不佳。

    3 讨论

    动力髁螺钉内固定主要是用于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其由动力加压螺钉、加压锁钉和钢板三者组成,该种手术方式切口较长,创伤较大,术中剥离组织较多,对骨折部位血液供应有影响,固定力线有一定缺陷,而且容易引发螺丝松动和钢板断裂[2]。微创内固定系统也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之一,主要是由接骨板状装置与锁定螺钉两部分组成,而内固定结构与生物力学符合,创伤相对小,固定效果较好,骨折部位血供好,康复训练早,骨折愈合良好,并发症少[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固定治疗疗效更佳,且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综上所述,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过程中,LISS 比较 DCS 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临床并发症少,在临床治疗固定可推广使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0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