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2318258
低分子肝素治疗内听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唐小荣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低分子肝素治疗内听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方法 选取96例内听动脉闭塞患者且将其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予以同样的基础治疗方法,而试验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同时对两组临床疗效、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等予以观察和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恢复情况、全血粘稠度平均值和血小板聚集率的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内听动脉闭塞效果显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内听动脉;疗效;安全性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相关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尤其是内听动脉闭塞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加[1];由于该病常会引起患者突发眩晕、耳鸣、耳聋伴恶心呕吐等,因此对患者生活及工作造成极大影响;并且一旦处理不及时或不得当往往导致临床症状无法缓解、甚至出现不可逆性听力损害,所以我们本次利用低分子肝素对内听动脉闭塞予以干预治疗,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6月至2012年5月96例内听动脉闭塞患者且所有患者均符合《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诊断标准以及以下标准:①年龄40岁以上。②突发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到最低水平,除第八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症状。③经纯音测听、声阻抗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磁共振设备和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结果支持內听动脉闭塞。④伴随有血管病变的基础疾病。⑤血压<180/100 mm Hg。⑥无凝血功能障碍及近期活动性出血性疾病。同时对存在以下情况者予以排除:①耳石症、病毒感染等其他疾病所致耳源性前庭周围性眩晕及颅内病变。②心、肝及肾功能存在严重疾患。③因精神疾病或语言障碍或智能障碍影响交流沟通。④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以及具有过敏体质者。同时将96例内听动脉闭塞者分为两组,即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予以统计学处理分析后显示两组患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即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具体数据对比见表1所示。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同样的基础治疗,主要包括①吸氧。②5%GS100 ml+川芎嗪80 mg/ivgtt、qd。③vitB12:0.5 mg po、tid。④ vitB1:20 mg po、tid。⑤生理盐水100 ml+前列地尔10 ml/ivgtt、qd。而试验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速碧林)4100 u 皮下注射 Q12 h,疗程7~10 d;连续观察两个疗程。

    1.3 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标准 临床疗效标准参考《突发性耳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①痊愈:症状消失,受损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 dB以上。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 dB。

    生存质量评估参考WHO生存质量评定量简表中文版,包括四个领域,即生理领域(7个方面)、心理领域(6个方面)和社会关系领域(3个方面)及环境领域(8个方面),总分26~130分[3]。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处理分析,其中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且利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则利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通过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治疗后显示,无论第一个疗程结束、还是第二个疗程结束时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低分子肝素在内听动脉闭塞治疗中效果显著,具体数据见表2所示。

    2.2 通过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治疗后显示,无论第一个疗程结束、还是第二个疗程结束时试验组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即P<0.05,具体数据见表3所示。

    2.3 通过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治疗后显示,无论第一个疗程结束、还是第二个疗程结束时试验组患者全血粘稠度平均值、血小板聚集率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具体数据见表4所示。

    3 分析

    临床解剖显示[4]内耳血供主要来自基底动脉下部或AICA发出的内听动脉,内听动脉在内耳道内分为耳蜗总动脉和前庭前动脉;内听动脉一旦发生闭塞即会导致前庭迷路和耳蜗管损害而引发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听觉减退,其分支闭塞也可单独出现前庭周围性眩晕或听觉减退;所以内听动脉闭塞患者临床表现为突发眩晕、耳鸣、耳聋伴恶心呕吐,症状出现时患者无法自主活动。

    对于绝大多数内听动脉闭塞,我们认为其发生多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内听动脉的特殊解剖位置(内听动脉与主干血管以直角分支且主干粗大、分支细小,加上内听动脉分支后到达耳蜗和前庭器官之前都要经过螺旋状行走[5])极易造成内听动脉内的血流速度减慢、微循环发生障碍致使血栓形成,而此种血栓成分更多的类似于静脉血栓。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选取低分子肝素对内听动脉闭塞予以干预治疗,以期促进闭塞的动脉再通、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通过本次观察与数据的统计分析后,显示低分子肝素在内听动脉闭塞中应用效果满意且优于未加用低分子肝素的对照组(表2所示),同时表3及表4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全血粘稠度平均值、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所显示的客观数据的改善情况均说明低分子肝素能明显改善患者听力、促进血栓溶解等,因此也从侧面印证了表2中数据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另外再加上表5中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改善以及对不良事件的观察,其结果均显示低分子肝素治疗内听动脉闭塞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因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因为低分子肝素[6]作为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Ⅲ依赖性抗血栓药物,平均分子量在4~6 kD,其在体内半衰期是普通肝素的8倍、抗凝因子Xa活性的生物利用度则是普通肝素的3倍,所以低分子肝素可明显抑制凝血因子Xa以及纤维蛋白原的活性,从而对改善血液粘稠度、降低纤维蛋白浓度等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低分子肝素通过与血管内膜的结合可有效促进内源性氨基多糖的释放而具有抗血栓、抑制血栓扩展的功能,因此对促进血栓溶解、疏通闭塞血管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研究还显示低分子肝素在抗血栓过程中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较小,所以血管通透性增加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因此其安全系数较高。

    总之,低分子肝素治疗内听动脉闭塞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此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高社荣,孙红刚.内听动脉闭塞28例分析.山东医药,2010,50(18):110.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5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