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9期 > 正文
编号:12318623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辩证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张双全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证型辩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中医证型辩证治疗),每组各32例,治疗6周后,对其临床疗效、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医证型辩证治疗的疗效显著,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型辩证;临床疗效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以烧心、泛酸、嗳气、反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反流性食管炎及其胸骨痛、咳嗽等食管外的组织损害综合征[1]。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西医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不理想,部分患者由于对药物不敏感,停药后复发,以及长期服药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多等原因,影响了其临床疗效。本研究中,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给予中医证型辩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中医证型辩证治疗),每组各32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泛酸、烧心、胸痛、反流,以及咽痛等临床症状,经过电子胃镜等辅助检查,符合1994年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3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20.5~59.5岁;3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20.5~60.5岁。在年龄、性别和原发病等方面,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0.15 g雷尼替丁,2次/d,口服10 mg多潘立酮,3次/d,嚼服1.0 g硫糖铝,3次/d,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给予中医证型辩证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中医证型辩证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于肝胃不和型患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脘腹痞满、胸闷、泛酸、纳差,以及舌苔薄白等,以柴胡、茯苓、白芍、党参、半夏等,进行疏肝解郁、健脾化湿治疗;对于肝火犯胃型患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肝胆气郁、胃失和降导致的胃脘和胸胁后灼热刺痛、泛酸、暖气、口干、苔黄,以及脉弦数,以黄连、陈皮、半夏、枳实、茯苓、炙甘草、大枣等组成的黄连温胆汤治疗;对于脾胃虚弱型患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进食后脘痛稍缓,过饱时则脘胀,喜热饮,苔白,脉细弱,应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于明显反酸患者,加用乌贼骨、瓦楞子、浙贝母;对于脘胀连胁患者,可酌情给予甘松、佛手、檀香;对于明显呕吐患者,加用半夏、苏梗、干姜;对于嗳气患者,加用代赭石、沉香;对于食滞患者,加用莱菔子、山楂;对于便结患者,加用大黄;对于肝气犯胃导致的胃脘胀满、两胁疼痛、泛酸、嗳气、食欲不振、大便不畅,以及脉弦患者,以柴胡、陈皮、川芎、枳壳、白芍、甘草等,进行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治疗。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2] ①痊愈: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②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③有效: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轻度改善。④无效: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明显改变,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2.2 两组复发情况 平均随访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2/32,6.25%),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升高(9/32,2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中医学,胃食管反流病属于吐酸、呕吐、胸痹、胃脘痛等范畴,好发于食管和胃脘部,主要发病机制为脾胃虚弱,胃失和降[3]。胆胃同属阳腑,顺则通降,并且胆随胃降,胃随胆升。当肝失疏泄,导致气机淤滞,继而肝气逆动,胃气上逆而发病;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时,也可以使湿热中阻,脾气阻滞,失于和降,胆气上逆至胃而发病。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医多以抗溃疡、消肿,以及促进分泌物的吸收和排出,对胃黏膜发挥保护作用,而西药治疗主要以抑酸、增强胃动力,以及保护胃黏膜等为主,由于治疗周期相对较长,并且容易复发等特点,相应地限制了其临床疗效[4]。中医证型辩证治疗通过对症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以及食管黏膜修复等方面,充分显示了中医治疗的优势[5]。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而言之,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医证型辩证治疗的疗效显著,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赵永顺.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辨证治疗分析.光明中医,2012,27(1):55—56.

    [2] 倪立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1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