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4期
编号:12182207
探讨细菌的耐药性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4期
     细菌耐药性是细菌产生对抗菌药物不敏感的现象,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天然抗生素是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用以抵御其他微生物,保护自身安全的化学物质。人类将细菌产生的这种物质制成抗菌药物用于杀灭致病微生物,微生物接触到抗菌药,也会通过改变代谢途径或制造出相应的灭活物质,使其避免被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形成耐药性。

    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固有耐药性又称为天然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不会改变的,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青霉素G天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均不敏感。获得性耐药性是由于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后,由质粒介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生素杀灭。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β内酰胺酶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细菌的获得性耐药性可因不再接触抗生素而消失,也可又质粒将耐药基因转移给染色体而遗传后代,成为固有耐药性。

    耐药基因以多种方式在同种和不同种细菌之间移动,促进了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的发展。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称为多重耐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