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8期 > 正文
编号:12155532
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5日 毛雪梅 罗文 梁秀芳 陈建林 陈丽云 黎敏
第1页

    参见附件(2819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制附子、姜汁及蜂蜜为组方制备的穴位贴剂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并能改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方法 将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60例,疗程为28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使用SF-36量表评价其生活质量,评估其疗效。结果 穴位贴敷能显著提高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在体能、体能影响、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活动、精神影响、心理健康8方面的评分。结论 穴位贴敷疗法能改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为中医传统外治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可靠、有力的证据。

    【关键词】 穴位贴敷;脾胃虚寒型;生存质量

    胃脘痛是内科门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病程迁延和反复发作的特点,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广东地处岭南之地,多湿热疫瘴之气,百姓素喜饮凉茶以防病,其凉茶配方多为清热解毒利湿之品,药性寒凉,长久饮用,多有耗气伤阳、伤脾败胃之虞,故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在广东发病较为广泛。针对胃脘痛,中医除汤药治疗外,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外治疗法,特别是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因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操作方法简便、价格低廉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中医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研究表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在睡眠、从事体育锻炼、自我健康满意度、生理功能、身体疼痛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均低於健康组。本研究以中医常见的脾胃虚寒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足三里(双)、脾俞(双)、中脘、关元等穴位,以制附子、姜汁及蜂蜜为原料制备穴位贴剂进行治疗,并采用SF-36健康测量表[1]观察脾胃虚寒型患者穴位贴敷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以验证穴位贴敷疗法改善胃脘痛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性,为中医传统外治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可靠、有力的证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内科门诊确诊为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 60 例,疗程为28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使用SF-36量表评价其生活质量,评估其疗效。

    1.1.1 病例选择

    1.1.2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纳入标准 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时痛甚,劳累或吃凉东西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疲倦,大便溏薄,舌淡红苔白,脉虚弱。经胃镜或X光钡餐检查有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2]。

    1.1.3 排除标准 ①中医辨证阴虚阳亢、邪实内闭、热毒炽盛、脾胃湿热等证型的胃脘痛患者,局部皮肤溃烂、过敏症等慎用。②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经影像学证实有消化道肿瘤及溃疡穿孔的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

    1.2 治疗方法

    1.2.1 穴位选择 足三里(双)、脾俞(双)、中脘、关元。(穴位定位:按照全国统编教材第6版《腧穴学》)

    1.2.2 穴位贴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用适量制附子、生姜汁和蜂蜜将药物调制成糊状,制成1 cm×1 cm药块,将胶布剪成5 cm×5 cm方块,药放在胶布中央,贴在穴位上,每次敷贴时间为3 h。1次/d,6次为1个治疗量,两个治疗量间隔1 d,4个治疗量为一个疗程,一疗程后统计疗效。

    1.2.3 疗效判定 穴位贴敷治疗前后,以SF-36健康量表计分,统计两次计分结果,比较分值改善有无统计学意义。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用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量表说明 SF-36问卷分为8个方面,即生理功能(physical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physi cal,RP)、躯体疼痛(bodilypain,BP)、总体健康(gen eralhealth,GH)、活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精神健康(mentalhealth,MH),另外还有健康变化(healthtransition,HT)用于评价过去一年内健康改变。

    2.2 量表计分方法 将各领域的粗分转换成标准分,使其得分范围为0~100分,以分高说明生存质量好。标准分=(原始分-最低分)该领域得分极差×100。

    3 讨论

    胃脘痛是中医内科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属西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范畴,具有病程迁延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常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医学基础上应用中药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对机体的调整作用,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该法属中医外治之法,又有别于外科直接疗法。既可统治外症,也可内病外治。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是相互联系,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这种联系和影响是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而实现的。《灵枢•海论篇》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穴位贴敷疗法正是在这种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穴位刺激作用和特定部位的药物的吸收作用来达到治疗作用的。其治病机理大致如下:穴位的刺激作用:经络沟通人体内外,贯穿上下,通过腧穴将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因此中医认为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灵枢•经筋篇》曰:“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在临床上,通过刺激穴位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穴位贴敷疗法就是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药物的吸收作用:中药的基本作用有二:一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二是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恢复脏腑的功能协调。而上述作用的发挥,乃是由于药物各有自己的属性,即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作用归经。穴位贴敷疗法正是根据药物的这些属性,辨证用药,使之在病体的相应穴位进行吸收,发挥其药理作用。正如吴尚先所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理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又曰:“昔人治黄疸,用百部根放脐上,酒和糯米饭盖之,以口中有酒气为度。”由此说明,药物通过腧穴、肌肤、孔窍等处吸收,可以贯通经脉而作用于全身。尽管疾病错综复杂,千变万化,而就其病理本质而言,不外正邪交争、阴阳失调、气血失司、升降失常几方面。理论推证,加之临床实践证明,穴位贴敷疗法可以通过其独特的疗法,扶正祛邪、燮理阴阳、调整气血、疏通气机,达到治疗目的。《理瀹骈文》指出:“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何者?明阴阳,识脏腑也。……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穴位贴敷疗法在现代药剂学中称经皮给药系统,它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灭活,提高了有效血药浓度;腧穴作为脏腑气血汇聚之处,对药物具有储存和放大作用。当药物通过腧穴吸收时,其作用已不仅仅是穴位刺激和药物吸收两者功效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相互激发、相互协调而产生的整体效应,可以取得单纯用药或针灸所不能达到的治疗效果。现代的动物试验研究也提示,穴位贴敷具降低大鼠血浆胃动素(MTL)水平,促进血清胃泌素(Gas)的分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1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