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159013
电动牵引治疗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55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25日 许小真 李淑媛 张加芳
第1页

    参见附件(1568KB,1页)。

     作者单位:350003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骨伤科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是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1],常因搬提重物时姿势不正确、用力不协调而致病。该病属于中医“骨错缝”的范畴,目前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痛穴刺激法、电动牵引、局部阻滞麻醉等[2]。笔者自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应用腰椎屈曲位间断电动牵引对55例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5例,其中女29例,男26例,年龄22~56岁。均有扭腰或弯腰后猛然腰部伸直的病史,病程2 h~8 d。其中46例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还有5例为手法、针灸治疗无效后进行腰椎间断电动牵引治疗。

    12临床表现患者伤后腰部立即发生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腰部后突不敢伸直。患者站立时髋,膝关节半屈位,须两手扶膝以支撑身体。不敢活动,任何加重挤压或嵌顿滑膜的动作都会引起疼痛。检查时在棘突和棘突旁有压痛,压痛部位较为深在,疼痛多位于L4~5,L5~S1处。可触及患椎棘突偏歪,但棘突间隙无改变。腰部呈僵直屈曲状,伸腰试验阳性,多无神经根刺激症状。腰椎X线或CT检查排除肿瘤、结核等疾病。

    13治疗方法腰椎电动牵引仪:日本进口机器,型号PHT3021/PHT3011,功能:持续、间断、混合牵引三种,及腰部的温热治疗。治疗采用往复式腰椎间断电动牵引:患者取仰卧位, 腰椎屈曲位,牵引皮带固定胸部及骨盆。嘱患者全身放松,牵引力开始约体重的1/ 4,逐渐增至1/ 2;牵引20 min 后逐渐放松,再牵引至最大重量,周而复始。牵引时间为30 min,其中1个间断牵引过程为1 min(40 s为牵引状态,20 s为放松状态),一共反复间断牵引为30次。牵引治疗后,腰部疼痛缓解不明显者,第2天继续牵引一次,牵引治疗后,卧硬板床休息3~5 d,避免弯腰活动,2周开始腰背肌锻炼,循序渐进。

    2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治愈:腰痛,腰僵等症状消失,腰部活动正常。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大大减轻,腰部仅有些许不适;无效:腰痛、腰僵虽有减轻,但腰部活动仍有受限。例数55例,治愈35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7%。

    3讨论

    腰部后关节滑膜嵌顿,又称“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是指腰椎后关节错缝引起的腰痛及功能障碍。在腰部突然闪错或突然前屈或旋转时,腰椎后关节的间隙张开,关节内负压增加,滑膜由负压吸入关节间隙,如果此时腰部忽然由屈曲变为伸展,关节囊的滑膜层还未及推出关节间隙即被上,下关节嵌夹在关节间隙内,形成后关节滑膜嵌顿或小关节错缝。滑膜由关节挤压造成严重损伤后产生充血、水肿,滑膜丰富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对刺激 和炎症反应敏感,从而引起剧烈疼痛和反射性肌痉挛,如不及时解除嵌顿,则由充血水肿形成粘连,产生腰痛[4]。

    腰椎屈曲位间断牵引,通过机器反复的牵引与放松,使错位的小关节松动张开,让嵌顿的滑膜顺利滑出关节,而起到治疗作用。当患者处于脊柱屈曲位时,可导致相应脊柱关节关节面的活动。此时,若同时采用纵向的牵引力量,则可以增强这种滑动的效果,并增加可达到的伸展程度[5]。脊柱在间断牵引过程中柔和的节律性的牵拉放松活动,类似于一种健康的运动锻炼。在急性期,由于存在着损伤和炎症,采用低强度(无明显牵拉感觉)的牵引,可以达到休息、制动的目的。

    尽管目前对于腰椎后关节嵌顿多数采用手法治疗,但对于某些体积较大、肌肉强壮的患者效果欠佳。临床实践证明,腰椎间断牵引治疗,使后关节恢复正常的对位关系,可解除肌肉痉挛,使紧张的肌肉得到舒张和放松,促使疼痛的缓解和腰椎活动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梁新军下腰痛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111(1):4144.

    [2]赵平下腰痛一般保守治疗方法的研究概况中医正骨,1999, 11(3):444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68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