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158789
早产儿早期不同剂量氨基酸应用策略的对照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25日 周建福 曾仁和 连文昌等
第1页

    参见附件(3606KB,3页)。

     1.22肠内营养供给两组早产儿均于生后48 h内予微量肠内喂养。视早产儿吞咽功能和胃肠耐受情况,选择管饲或奶瓶喂养。肠内营养均采用早产儿配方奶(每100 ml含蛋白质204 g,能量291kJ),从8~16 ml/(kg•d)起,每3 h给奶1次,增加量不超过16 ml/(kg•d),最终喂养量达到150 ml/(kg•d)。

    1.23营养摄入情况生后第1周,记录24 h液体入量;静脉氨基酸、脂肪、葡萄糖用量;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肠内营养液体量及蛋白质量;记录每天总的蛋白质摄入量和非蛋白质热卡;记录总的静脉氨基酸和总的脂肪乳剂用量。

    1.24临床疗效评估由专人负责每天测体质量1次,每周测头围1次;记录恢复出生体质量天数,肠内营养达到4184 KJ/(kg•d)天数,体质量达到2000 g天数;出院标准为体重大于2000 g,无需静脉营养和其他辅助治疗。

    1.25实验室指标监测血RBP(视黄醇结合蛋白)、PA(前白蛋白)、血pH、血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血糖、甘油三脂、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体质量、胎龄、性别、出生头围、Apgar评分、病情分度、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呼吸支持、抗感染、输血、光疗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住院期间出现合并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HP组4例和LP组5例);败血症(HP组3例和LP组3例);呼吸暂停(HP组11例和LP组9例);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HP组2例和LP组2例);动脉导管未闭(HP组7例和LP组9例);高胆红素血症(HP组13例和LP组16例);高血糖(HP组10例和LP组9例);贫血(HP组8例和LP组10例);颅内出血(HP组6例和LP7组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HP组1例和LP组1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早期输注大剂量氨基酸未增加早产儿合并症的发生。

    2.2第1周营养摄入比较出生第1周,大剂量组早产儿静脉氨基酸摄入量高于低剂量组,总蛋白质摄入量也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住院期间总的静脉氨基酸和脂肪乳剂用量大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并不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有效性指标比较体质量下降百分比大剂量组少于低剂量组,头围增长大剂量组大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肠内营养达到4184 KJ/(kg•d)天数、恢复出生体质量天数和体质量达到2000 g天数均少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指标大剂量组(n=56)低剂量组(n=51)t值P值体重下降百分比(%)505±011563±02316876<005头围增长(cm/w)096±021085±0163025<005恢复出生体质量天数(d)117±46142±542585<005肠外营养天数 (d)148±52190±673640<005体质量达到2000 g天数(d)345±126407±1592245<005第1天RBP和第3天PA大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4安全性指标比较两组早产儿的ALT、AST、BUN、肌酐、血氨、血糖、第1、3天血气分析的pH值,第3、7天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3讨论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若生后3 d只以葡萄糖提供能量,相当于每天丢失3%的体内蛋白质[11,12],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及远期预后。在生后早期予增加外源性蛋白质供应能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已成为共识。为评价早期应用大剂量氨基酸的有效性,本研究选择观察的指标包括RBP、PA、生长参数(体质量和头围)、肠外营养天数和住院天数。

    RBP的半衰期3~12 h,能灵敏地反映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早期变化,可检测早期和亚临床型营养不良。PA半衰期2 d,能敏感地反映体内蛋白合成的水平和机体营养状况。本研究测定了两组早产儿第1天RBP和第3天PA,结果显示大剂量组RBP和PA均高于低剂量组,提示生后24 h内输注20 g/(kg•d)氨基酸能改善早产儿前3 d营养状况。

    生长状态(体质量和头围增长)是评估早产儿营养状况的关键指标,恢复出生体质量的天数对生长结果有明显的影响,头围的生长反映了脑发育情况,而静脉用氨基酸最大量低是发生头围EUGR的危险因素[13]。本研究中,大剂量组氨基酸起始剂量20 g/(kg•d),最大剂量达37 g/(kg•d),结果显示体质量下降程度较低剂量组减少,头围增长较低剂量组大,恢复出生体质量天数、体质量达到2000 g天数和住院天数均少于低剂量组;肠外营养天数亦少于低剂量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60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