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6期 > 正文
编号:12159612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5日 周丽萍 王海涛
第1页

    参见附件(2715KB,2页)。

     【摘要】 目的 为脑梗死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50例脑梗死患者做双侧颈动脉检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机理与性质。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比较好发于分叉处,脑梗死栓子的主要来源为软斑及溃疡斑。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检查可以对脑梗死患者提供重要的指标,对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

    作者单位:835000新疆伊犁州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周丽萍);新疆伊犁农四师人口计生服务指导中心B超室(王海涛)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探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性质及血流受阻程度与脑梗死的关系,不仅对已发生脑梗死的患者提供较为重要的指标,而且还可以对早期无明显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各项有价值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系我院或外院住院期间经CT或MR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0~70岁,平均53.5岁。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的脑缺血或一侧肢体活动障碍等;病程约3个月~3年。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GE-LQ-5型、ATL-5000型及DU-6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周围血管探头频率7.0~12.5 MHz。检查前嘱患者休息5~10 min。取仰卧位,薄枕,头部偏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颈部,沿胸锁乳突肌前缘或后缘做横切面,确定颈总动脉(CCA)位置,然后从锁骨的内侧端横向扫查颈总动脉,并将探头沿颈总动脉走行方向向头侧移动,跨过颈总动脉分叉处,分别检查颈内动脉(ICA)及颈外动脉(ECA),并尽可能检查到颈部最高部位。横切面大致了解血管情况后,将探头旋转90°,沿血管行走方向显示其纵切面,测量管径大小,并记录有关参数。测量指标包括:①颈总动脉内径:于颈总动脉分叉前2 cm处测量。②距分叉膨大部以远1 cm处分别测量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内径。③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正常的颈动脉呈典型的“双线征”,即两条平行的强回声带被一低回声或无回声所分离,两线之间的距离即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正常值[1]≤1.0 mm。④重点观察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回声特点。⑤估计管腔狭窄程度:狭窄程试(%)=(B-A)/A8×100%,A:为狭窄处的最小内径或彩色血流宽度,B为狭窄远端最大内径或彩色血流宽度[2]。检查过程中要注意适当调节仪器增益,图像亮暗及对比度,以获得最佳图像,并注意两侧对比,切勿加压,以免产生认为的狭窄。应用图像放大装置以有利于血管内膜的辨认和提高测值的准确性。

    2 结果

    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2 mm视为粥样形成。按其回声特点分为扁平斑、软斑、硬斑和溃疡斑[3]。各型斑块声像图表现有所不同。经CT或MRI检查,50例脑梗死的部位分别为左侧26例(52%),右侧19例(38%),双侧弥漫性5例(10%)。左侧发生率大于右侧。50例脑梗死患者中有39例经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78%。8例颈动脉内膜>1.0 mm但<1.2 mm,内膜表现粗糙不平。3例未发现斑块。39例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其累及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分叉处78处,其中左侧42处,右侧36处。各部位发生率见表1。所有病例中仅有3例颈总动脉,1例颈内动脉发生狭窄,狭窄程度大于50%。

    表1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各部位发生率(例,%)

    

    部位

    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

    分叉处主干起始处

    总计

    左(42)28(66.7)9(21.4)5(11.9)44

    右(36)25(69.4)7(19.4)4(11.2)36

    总计(78)53(67.9)16(20.4)9(11.7)78(100)

    3 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峡的形成引起颈动脉管腔的狭窄及闭塞,颈动脉管腔的狭窄及闭塞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动脉壁内膜是最早累及部位,当斑块形成并突入管腔时,由于含有丰富的脂类物质和管壁应力的增大,斑块可以发生破裂,暴露的脂质和胶源可激活血小板,启动凝血反应而形成血栓,成为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4]。

    根据以上结果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以分叉处最为常见,往往两侧同时发生,其次为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起始段,两侧发病的机率,左侧高于右侧,这与血流的剪切应力相关。在检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机会较少,这种以晚期狭窄为主要病变的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率以及梗塞的范围相关极差,而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却与脑梗死密切相关[5]。一般来看,软斑及溃疡块容易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从而成为脑梗死发生的重要栓子来源,故脑梗死的发生机率较高,而晚期狭窄由于硬斑表面钙化,不易破裂,病情相对稳定,则脑梗死发生率软低。

    综上所述,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病变主要累及体循环的大中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的罹病最多。颈动脉作为连接心脏两个重要脏器的管道,由于其位置表浅,超声波检查干扰性小,同时由于彩色多普勒浅表探头的应用,而使超声更易获得高质量的声像图,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在对劲动脉进行各项检查诊断过程中,不仅可以对已发生脑梗死的患者提供重要的指标,而且对无症状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检出和监测,早期采取各项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同永昌,郭青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1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