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119364
128例冠心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5日 韩学贞
第1页

    参见附件(2293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特定蛋白仪分别测定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5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0例和健康者45例的hs-CRP和血脂全套。结果 3个疾病组hs-CRP水平及血脂各项(TC、LDL-C)均比健康对照组高, HDL-C比健康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AMI组与健康对照组的hs-CRP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AP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脂蛋白a(LPa)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l呈显著负相关(P< 0.05)。结论 hs-CRP可辅助CHD的诊断,与血脂联合检测对CHD的危险性评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冠心病;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异常

    冠心病(CH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冠心病患者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出现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大量资料显示,冠心病的发生过程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一种全身心血管系统的慢性炎症反应的结果[1]。国内外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局部或全身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炎症过程密切相关,是判断组织损伤的较敏感指标以及预测未来心血管危险最有力的炎症标志物。本文旨在探讨hs-CRP与CHD的关系,以及hs-CRP与血脂联合检测对于CHD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冠心病患者128例,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1~2月住院的患者,符合WHO公布的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的心脏器质性病变及其他感染、肝肾功能损害和结缔组织疾病。分为3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4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43例。健康对照组45例,选自同期健康体检者。4组中男82例,年龄(62±8.2)岁,女46例,年龄(61.3±10.3)岁。各组之间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标本采集 受检者空腹12 h后清晨采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用于检测TC、HDL-C、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hs-CRP。

    1.3 检测方法和仪器 Hs-CRP 的检测 : 贝克曼免疫分析仪, hs-CRP 测定试剂盒方法为免疫比浊法,CRP的正常参考范围是(0~3)mg/L。血脂检测 :使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澳斯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 TC、TG、HDL-C、LDL-C测定试剂盒,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以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定量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测定结果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 组间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个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测定结果比较(见表1)。表1中可见从SAP到UAP,最后到AMI,其hs-CRP值呈逐渐增高的趋势。SAP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其hs-CRP值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同AMI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健康对照组(P< 0.05),并且AMI与UAP组相比较,hs-CRP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SAP、UAP、AMI组与健康对照组的hs-CRP和血脂水平,发现hs-CRP值与 TC、LDL-C、APOB、LPa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HDL、APOA1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

    3 讨论

    C- 反应蛋白(CRP) 是肝脏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L- 6) 调控下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监测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证实,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RP持续升高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比较大,已被认为是 CHD的危险因子之一[1]。其CRP升高影响 CHD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可能是由于CRP与脂蛋白结合,由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后者产生大量的终末攻击复合物和终末蛋白C5b9,造成血管内膜受损口[2],给IDL进入动脉血管内膜下进行氧化修饰形成粥样硬化制造了条件,再加上LPa抑制纤溶酶原激活而延缓血凝和血管壁的修复而加快粥样硬化的进程。在CHD患者中,CRP的升高能预测心血管事件[3]。hs-CRP作为比CRP更敏感的指标,其在冠心病研究中的价值也逐渐引起重视。

    有人提出CRP 是否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标志物,同传统检测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 联合应用。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 和稳定性心绞痛(SCHD)的诊断和监测指标。本组的观察结果表明,排除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危险因子的影响,UAP组同AMI组和SAP组、健康对照组的hs-CR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MI组与uAP组间的hs-CRP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 SAP组与健康对照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从SAP到 UAP最后到AMI,其hs-CRP值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说明不同类型CHD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与疾病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这些提示炎症反应在CH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而作为炎症反应标志物的hs-CRP可相应反映心血管的损伤,对于预测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AMI和UAP)的发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9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