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119366
浅析不同术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5日 董建平
第1页

    参见附件(2206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在开腹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盆、腹腔粘连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剖宫产在再次剖宫产术中难度增加,但术后切口并发症少及住院天数少,降低了患者的费用。但不应盲目采用新式剖宫产,在新式剖宫产术中尽量避免腹肌拉断及损伤, 彻底清洗腹腔及切口,用可吸收肠线缝合脏、壁腹膜,恢复解剖层次减少粘连,为第二次手术创造条件,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

    【关键词】 不同术式;剖宫产;再次剖宫产;影响

    近几年来,各种原因导致的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再次剖宫产率也随之升高。剖宫产是否会影响二次剖宫产成为产科医生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现回顾分析2008~2010年我院二次剖宫产的病例资料,以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2010年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孕妇240例,经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组不同的剖宫产术式,观察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式(120例),年龄21~38岁;对照组采用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120例),年龄21~39岁;二次剖宫产距前次剖宫产时间21个月~10年。两组在孕周、年龄上无统计学差异。孕妇入院后均未试产。

    1.2 手术方法 均采取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式,取耻骨联合上3横指切口,切开皮肤,裁开筋膜,撕拉式钝性分离脂肪层,在子宫下段浆肌层中央切开2~3 cm 横切口,左右撕开子宫肌层约10~12 cm,胎儿胎盘娩出后,用1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子宫全层,不缝合腹膜,用1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筋膜层,4号丝线间断褥式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3针。对照组采用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取下腹正中线纵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脂肪长约15 cm,裁开筋膜腹膜,子宫下段横向剪开膀胱腹膜反折,并下推,在子宫下段肌层正中横切2~3 cm,向两侧撕开10~12 cm,胎儿胎盘娩出后,用1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子宫肌层和膀胱腹膜反折,1号丝线连续缝合腹膜,7号丝线间断缝合筋膜,4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

    1.3 观察指标 记录开腹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腹腔粘连程度。术中出血量用容积法+称重法计算,1.03 g相当于1 ml血液。盆、腹腔粘连分为3度:轻度粘连:腹壁与腹膜粘连,腹膜与子宫粘连,部分网膜与子宫粘连,腹膜与部分网膜粘连;中度粘连:膀胱与子宫粘连或腹膜与子宫体广泛粘连;重度粘连:膀胱与子宫严重粘连,且肠管与子宫粘连。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开腹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见表1。

    2.2 两组盆、腹腔粘连情况 见表2,观察组的粘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新式剖宫产是1988年由以色列的Stark医生创建。该术式在临床应用广泛,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及恢复快等优点,在基层医院也很普及[1,2]。新式剖宫产采用Jool-cohen切口,该切口与下腹皮肤张力一致,缝合时对合准确,愈合后瘢痕纤细,该切口的位置远离锥状肌,且不缝合腹膜,具有手术时间短、术时损伤少、术后切口疼痛轻、产妇下床活动早、肛门排气早、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3]。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时均按原切口原方式通过腹壁各层,不需切除原瘢痕,切口与皮纹方向一致,术后切口疼痛轻。但这种手术操作较复杂,腹直肌剥离面大,因而会造成二次手术时由于腹直肌与筋膜、腹膜粘连严重,而使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增多、手术难度增加。有时膀胱粘连牵拉上移达腹壁切口甚至其上,极易损伤膀胱,造成严重后果[4]。而且,新式剖宫产对麻醉的要求更高,若麻醉效果不理想,术中肌松弛不够,腹直肌在两横切口间形成一道阻力,可导致胎头娩出困难,从而增加手术难度及风险性[5]。本文结果显示,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的盆腹腔粘连程度较下腹正中纵切口粘连严重,而且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大于下腹纵切口,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剖宫产在再次剖宫产术中难度增加,但术后切口并发症少及住院天数少,降低了患者的费用[6]。但不应盲目采用新式剖宫产,在新式剖宫产术中尽量避免腹肌拉断及损伤, 彻底清洗腹腔及切口,用可吸收肠线缝合脏、壁腹膜,恢复解剖层次减少粘连,为第二次手术创造条件,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

    参 考 文 献

    [1] 郝长宏.不同剖宫产术式盆腹腔及腹壁粘连情况的对比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11:40.

    [2] 姜丽艳.剖宫产不同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0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