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11934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5日 马骏
第1页

    参见附件(2172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且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同时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治疗措施且对其进行观察与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且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且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随访后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西医治疗(▲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慢性宫颈炎;效果

    慢性宫颈炎作为妇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常以白带增多、腰骶部疼痛、性交痛或是宫颈出血等为主要表现,一旦该病治疗不及时或是治疗措施不得当往往导致输卵管炎、宫颈狭窄、甚至是不孕和发生宫颈癌等严重并发症[1]。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态势,鉴于此种情况,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宫颈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本院选取60例符合《妇产科学》[2]中有关慢性宫颈炎诊断标准的患者且均为首次发病,同时对存在以下情况者给予排除:①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癌者。②心、肝、脑、肺及肾等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疾患者。③对药物过敏者。④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⑤未按照本次研究规定执行者。同时所有患者均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回顾性观察60例研究对象病历资料显示年龄22~43岁,已婚者48例、未婚者12例。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观察与分析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病历资料,同时在研究对象自愿的情况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30例),另外对两组患者诸如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后发现两组患者在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另外参考《妇产科学》[2]及临床试验设计标准,设计《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观察表》,同时由专人对表中内容进行观察与记录,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其中表中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姓名、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其效果和生活质量等。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给药期间避免性生活,同时西医治疗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0.5 g口服、1次/d,而在睡前给予克拉霉素0.25 g置于阴道深部宫颈部位、1次/d;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根据中医药辨证论治理论,将其分为三型,即①湿热下注型: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②湿毒内侵型:采取五味消毒饮加减。③脾肾两虚型则给予完带汤加减。另外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对以上中药进行调整,同时以上中药采取水煎服、1剂/d、早晚温服,14 d为一疗程,共观察两个疗程。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按照《妇产科学》[2]进行评定,即①临床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宫颈糜烂面由鳞状上皮覆盖、涂碘液全部着色、阴道清洁度由Ⅲ度变为Ⅰ度。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宫颈糜烂面与治疗前相比缩小1/3~2/3、深度变浅、阴道清洁度由Ⅲ度变为Ⅰ度。③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恶化,宫颈糜烂面和阴道清洁度无明显变化。

    生活质量评定参考[3]Spitzer指数,即患者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生活感受、家庭支持五项,总分共计1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全部数据均利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同组中多个构成比比较的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所示。

    通过表1中相关数据可知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z=-18.05、▲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治疗。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随访结果见表2所示。

    通过表2中相关数据可知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随访后发现▲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西医治疗。

    3 分析

    慢性宫颈炎的发生多由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转变而来,对于该病的西医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包括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往往也伴随着诸如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不规则出血和引发宫颈管狭窄、粘连及不孕等不良反应[4]。

    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宫颈炎,从表1中相关数据可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表2中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客观数据也从侧面印证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究其原因,我们现分析如下:①中医学将慢性宫颈炎归为“带下病”范畴且对该病早有记载,例如《傅青主女科》中曰:“夫带下俱是湿病”等。②中医学认为慢性宫颈炎的病因病机多为:或脾虚失运致水湿不化,或肾虚失固致封藏失司,或摄生不慎致感受外来湿邪,湿邪不去滞留体内而伤及任带二脉使带脉不固、任脉失约发为带下病,一旦湿毒热毒下侵使气血郁滞、血瘀肉腐致宫颈糜烂。③根据以上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将其主要分为三型,即湿热下注型以疏肝清热、利湿止带法为主,湿毒内侵型采取清热解毒、化湿止带法为主,脾肾两虚型则以健脾温肾、除湿止带法为主。④现代研究表明具有健脾、温肾功效的中药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而具有清热、解毒、化湿等功效的中药则可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能力、加快炎症的消散等。

    总而言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欧玲,林洁.慢性宫颈炎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7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