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109043
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脏病变的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韩莹
第1页

    参见附件(2293KB,2页)。

     【摘要】 目的 通过超声心动图筛查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心脏情况进行相关探讨。方法 本院2008~2010年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2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以门诊体检健康42例为对照组进行数据对比;选取指标为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末期左室内经(LVIDd);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s),末期左室内经(LVIDs),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s),为左心结构改变指标;选取每搏量(SV),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和二尖瓣相关峰值速度及比值作为左心功能改变指标;扫查后将两组指标进行对比,观察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cRF患者与正常体检人群在IVSTd(9.62±1.43 vs 7.14±1.92, P<0.05)、IVSTs(12.14±2.16 vs 9.45±1.87, P<0.05)、LVIDd(67.19±7.23 vs 49.82±7.49,P<0.05)、LVPWd(9.74±1.56 vs 7.25±1.47,P<0.05)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左心功能比较SV(92.04±16.49 vs 69.42±6.267,P<0.05)、MVCF(1.17±0.42 vs 1.06±0.46, P<0.05)、E(89.72±17.69 vs 61.57±11.24,P<0.05)、A(79.23±10.2 vs 43.24±7.6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RF患者因为代谢紊乱和各种负荷增加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病情的进展心脏结构和功能将会受到进一步的损害,通过超声心动图所表现,故超声心动图对肾功能患者心脏扫查将对临床治疗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慢性肾功能衰竭;心结构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病变位居死亡原因首位,主要表现为心脏质量增加尤其是左心变化尤为明显,研究发现在通过超声心动图对CRF患者心脏检查中80%以上表现异常,尿毒症患者的机体负荷增加和各种因素的累积均可引起左心室的病变。本次研究采取超声心动图扫查患者心脏变化并与正常组进行相关对比,探讨CRF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关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2010年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2例,经基本检查和各项指标测试确诊。

    其中男13例,女29例,年龄35~67岁,平均(45.2±11.4)岁,原发:慢性肾小球炎9例,梗阻性肾损害8例,糖尿病肾病7例,肾病综合征10例,狼疮性肾炎3例,高血压肾病5例。患者均合并其他内科病,对照组选取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42例与CRF组进行对比扫查。

    1.2 方法

    采用Philips 彩色多普勒仪器对两组进行扫查探头频率调整为4 MHz,患者充分休息后取仰卧体位,在心电图QRS波起始部开始测量,取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距离、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的三周期平均值;心尖四腔切面做脉冲扫描取样为瓣环连线中点。在测试过程中记录: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末期左室内径、末期左室后壁厚度,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内径、左室后壁厚度,经测试后两组做比较分析。同时记录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平均周径的缩短期、二尖瓣峰值及比值进行比较。对各瓣口彩色血流和心包积液进行观察,以上指标异常患者判定为心脏异常。注意CPR患者和正常组心功能和结构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过扫查两组情况发现,CRF患者与正常体检人群在IVSTd(9.62±1.43 vs 7.14±1.92, P<0.05)、IVSTs(12.14±2.16 vs 9.45±1.87, P<0.05)、LVIDd(67.19±7.23 vs 49.82±7.49,P<0.05)、LVPWd(9.74±1.56 vs 7.25±1.47,P<0.05)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与正常组对比左心结构有明显改变。在左心功能比较SV(92.04±16.49 vs 69.42±6.267,P<0.05)、MVCF(1.17±0.42 vs 1.06±0.46, P<0.05)、E(89.72±17.69 vs 61.57±11.24,P<0.05)、A(79.23±10.2 vs 43.24±7.6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左心结构改变的同时患者心脏功能有所改变。CRF患者因为代谢紊乱和各种负荷增加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慢性肾功能患者在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均有改变,明显表现为左心室增大,左室后壁随之增厚,分析原因为长期血容量和部分合并症如高血压共同作用使心脏负荷进一步加重,潴留毒素直接作用心肌而引起的心室肥厚。超声心动图在扫查时发现部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有少量心包积液,占总扫查人数36.7%,为肾功能受严重损害时蛋白丢失和血浆胶体渗透有关,外加本身具有的毒素对心包进一步伤害。本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临床表现部分患有左心衰竭,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这部分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改变较为明显。部分患者在尿毒症环境影响下心肌细胞严重受损导致心肌减弱但左室收缩改变却不明显,推测可能是因为左室扩大负荷增加造成输出量改变,对心肌收缩减弱状况有所影响。另在心动图扫查中还发现部分患者伴有肺动脉高压,在慢性肾衰竭状态下肺血管和肺间质同样受到损伤而引起。CRF患者与正常组对比指标详见表1,心脏功能对比详见表2。

    3 讨论

    CRF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的质量变化、LVH、冠状动脉以及主动脉硬化[1]。患者代谢紊乱加之合并或并发高血压和贫血将会导致心功能进一步异常,表现为心腔随之扩大或肥厚,心肌的结构、功能等随之异常表现。本组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扫查后发现心功能异常,且存在肌酐清除率下降的情况下LVPWt等指标数据随之增加,在肾功能损害程度增加的情况下可能进一步引起LVH[2]。CRF患者随着病情的恶化对心脏的损害可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主要为心脏扩大、心室壁增厚、瓣膜反流和心包积液,而因肾功能衰退引起的高血压被认为是心室增厚的主要原因;在肾损害的基础上心室扩大会引起心脏前负荷增加、贫血性心脏病和各种因代谢所蓄积的产物对心脏间质造成的损害。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狼疮所引起肺小动脉弥漫性炎症及痉挛导致肺动脉高压会引起右心室的扩大或增厚[3]。在CRF患者中以舒张功能减退最为明显,数据中表现为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全面异常,但同样可在数据中发现EF和FS数值变化并不明显。出生后不久心肌细胞将失去分裂能力,成人的心肌细胞以肥厚适应负荷的不断增加;在左室结构改变初期肥厚增加则是对心脏负荷有所增加而随之适应改变。经过压力和负荷的长期增加心肌超载受损,而通过本组数据表明心肌损害是以舒张功能受损为开始,当受损到达一定程度时将会超过心肌本身的代偿能力而引起收缩力的降低,最终将导致心力衰竭。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CRF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扫查发现心功能相应改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9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