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9期
编号:12108941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9期
     【关键词】 脑出血;脑水肿;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综述

    脑出血(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病理机制复杂,病因多样,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急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在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脑水肿几乎伴随整个疾病发展的过程,严重的脑水肿将导致颅内高压,以至形成脑疝,是脑出血急性期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2]。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3],现将其现状与进展做一综述。

    1 ICH后脑水肿的病理生理机制

    1.1 现代医学认识

    1.1.1 脑组织的生理解剖特点决定了其易发生水肿。第一,血脑屏障限制了血浆蛋白渗透到脑毛细血管外;第二,脑组织无淋巴系统,无法运走过多的液体。因此,在病理状态下,脑出血、脑梗死等损伤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甚至血脑屏障局部遭到破坏,血浆中大分子物质渗透到脑组织间隙,形成脑水肿。

    1.1.2 ICH后脑水肿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起病数小时内流体静力压和血凝块回缩导致水肿形成[4],此时的脑水肿属于细胞外水肿。第2阶段,其后2 d,凝血级联反应、补体系统激活、炎细胞浸润和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刺激大量凝血酶产生。凝血酶诱导强烈的炎症反应,从而增高血脑屏障通透性,引起血脑屏障破坏和神经细胞毒性作用,出现血管源性水肿和细胞毒性水肿[5]。第3阶段,3 d后血肿溶解和血红蛋白及其降解产物的神经毒性作用进一步加重脑水肿[6]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