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108731
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脑脊液置换疗法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杨仕光 魏林平 杨志雄
第1页

    参见附件(2085KB,2页)。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45例,痊愈或好转39例,死亡6例。死亡率13.3%。对照组101例, 痊愈或好转72例,死亡29例, 死亡率28.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死亡原因为病情严重,脑疝,再出血及并发症,如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并呼吸功能衰竭等。详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的病死率高。其主要原因是脑室出血直接阻碍了脑室系统,造成脑脊液循环障碍,产生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致颅内压骤升,脑深部结构被破坏,特别是挤压和损伤丘脑下部及脑干,并产生脑疝,引起中枢性高热、上消化道出血、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等[1]。因此,尽早清除脑室内积血,特别是尽快疏通第三、四脑室,改善脑脊液循环,是急性期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国内外很多学者曾就如何提高此类疾病患者抢救成功率做了深入研究和报道。许宏伟等[2]认为双侧脑室引流灌洗能加快脑室积血的清除速度,其总有效率、治愈率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单侧脑室引流组。另外国外有学者认为单侧脑室引流虽然对清除脑室内积血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对第三、四脑室积血少有直接作用,不能迅速改善出血侧丘脑下部和脑干的受压状况,而第三、四脑室积血铸形是影响治疗和预后的关键[3]。

    本组研究由于采取双侧脑室引流灌洗、腰穿脑脊液置换的联合方法,使治疗组病死率下降至13.3%。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则很少会发生引流中断,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比单侧侧脑室外引流更安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建立了脑脊液循环旁路,迅速引流血性脑脊液至体外,有效解除了脑脊液循环障碍,阻止梗阻性脑积水的发生[4],阻断了颅内压的恶性增高。双侧侧脑室置管引流,避免了单侧脑室置管引流管易被血凝块堵塞的问题,利于颅内压管理,使两侧脑室平衡减压,保持中线结构相对平稳。反复应用尿激酶灌洗,促进了脑室内凝血块的液化,大大加快了廓清脑室内积血的速度,缩短了脑室引流时间[5]。脑内血肿通过破人脑室的裂口与脑室相通,脑室内的血液刺激脉络丛大量分泌脑脊液,在脑脊液的冲击和脑血管搏动下,脑内血肿液化加速,易进人压力较低的脑室内,通过脑脊液外引流,使脑内血肿部分清除。另外,本组研究将血肿侧侧脑室的引流管置于侧脑室三角区而非常用的前角区,同时采用术中即时用生理盐水反复灌洗侧脑室,确实有部分患者脑室内积血得以及时清除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之,尽早清除脑室内积血,解除脑脊液循环梗阻,减轻脑组织及脑干的继发性损害,是提高脑室出血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我们采用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腰穿脑脊液置换的联合方法,不失为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饶明俐,林世和.脑血管疾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1-153.

    [2] 许宏伟,唐北沙,杨期东,等.双侧脑室置管交替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疗效观察.中华神经杂志,1999,32(4):225.

    [3] Todo T, Usui M, Taka Kura K. Treatment of severe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by intraventricular infusion of urokinase. J Neurosurg,1991,74:81-8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8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