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6期
编号:13195357
丹红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外用对糖尿病足治疗作用和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6期
     糖尿病足的发生机制主要为大、小、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在机械性损伤并发感染时导致糖尿病足的出现,引发糖尿病肢端坏疽。因此199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将糖尿病足定义为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下肢异常改变的总称[1]。中医认为本病发生机制为瘀血阻络,湿毒浸淫,而糖尿病本身属“消渴”范畴,“消渴”病都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本病患者表现大多为虚实夹杂。黄芪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糖尿病足有很好治疗作用,但近期又出现黄芪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外用对糖尿病足治疗的新方法。为了解相关动态,笔者查阅文献介绍如下,同时提出一些护理意见供参考。

    1 丹红注射液外用对糖尿病足治疗作用

    两组糖尿病足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丹红注射以改善微循环,溃疡创面的局部换药治疗后用丹红注射液、普通胰岛素、山莨菪碱、相应的抗菌素各一半注入窦道内,另一半混合后浸泡无菌纱布,敷于创面上,再覆盖无菌纱布包扎;对照组用普通胰岛素、山莨菪碱、相应的抗菌素各半注入窦道内,另一半混合后浸泡无菌纱布,敷于创面上,再覆盖无菌纱布包扎,两组疗程相同,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总有效天数比对照组短;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