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4期
编号:13196057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5日 段树鹏
第1页

    参见附件。

     注:两组乙肝病毒标志物变化比较有差别:P<0.05

    2.3 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期间未见有发热、皮疹、消化道及全身不良反应。

    3 讨论

    我国为乙型肝炎大国,慢性肝炎的发病有多种因素,其中常见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反复活动及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进而导致患者受病毒感染后机体发生一系列免疫功能紊乱等。因此,选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是治疗HBV 感染的重要途径。目前抗病毒药物种类颇多,疗效不一,目前主要为两类,一类为α-2b干扰素( IFN ),另外一类为核苷类似物,但干扰素有一定效适应证、应用不方便、毒副反应大。核苷类其疗程长、价格昂贵, 还存在YMDD 变异等问题。对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干扰素及核苷类均不适用。近年来我国科研者对肝炎进行了大量的中医中药治疗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发现苦参素具有很好的保肝作用,并苦参素还具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苦参素注射液是从中药苦豆子的根苦参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98 %以上为氧化苦参碱。苦参素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功能,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均显示对肝炎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其可抑制HBV转基因小鼠HBVDNA复制,对HCV、鸭乙肝病毒和柯萨奇病毒B3的蛋白合成也有抑制作用,表明氧化苦参碱对多种病毒均有抑制作用[3],体内外研究显示氧化苦参碱可提高转基因小鼠细胞因子Th1细胞因子(IL-2及INF-γ)及降低Th2细胞因子(IL-4及IL-10),调节HBV感染后的免疫应答,抑制HSC的增殖,具有直接的抗炎、免疫调控和抗肝纤维化作用[4,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