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期
编号:13196446
原发性痛风合并肾损害的临床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25日 陈国崇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痛风并发肾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7月入本院治疗的98例原发性痛风患者中出现肾脏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结果 98例患者中14 例夜尿增多,12例出现轻、中度的蛋白尿,8例出现低蛋白血症,10例肾脏B 超显示集合系统炎症,12例合并尿路结石,20例出现肾功能不全,其中3例需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单纯痛风患者与痛风合并肾损害患者相比,尿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和尿托-霍蛋白显著升高。原发性痛风并发肾损害的临床特点为尿酸盐沉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可导致肾小管萎缩、变性、纤维化及硬化,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结论 肾脏损害是原发性痛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能阻止或减缓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及进展,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关键词】 原发性痛风;肾损害;临床研究

    作者单位:510900广东省从化市中心医院内二科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血尿酸增高而引起的以关节炎为主的疾病,但是其也可以损害内脏,尤其是肾脏,严重者可以发展为肾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对于痛风患者肾损害的早期发现显得尤为重要,具有重大的价值[1]。2000年1月至2009年7月本院收治76例原发性痛风合并肾损害的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住院治疗的原发性痛风患者共98例,其中男50例,年龄30~76岁,平均为61.5岁。女48例,年龄36~70岁,平均62.6岁。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1977年ACR急性痛风关节炎分类标准,同时排除了继发性痛风、假性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等。

    1.2 方法 比较单纯痛风患者和痛风合并肾损害患者的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和托-霍蛋白的差别;同时,对比分析痛风合并肾损害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清肌酐的变化以及对预后的影响。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