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196501
急诊质量控制对院内猝死的效果评价(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25日 刘文静 何再明
第1页

    参见附件。

     3.3 电除颤的时机是治疗心室颤动的关键,及时盲目电除颤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5,6],每延迟除颤时间1 min,复苏的成功率将下降7%~10%。 在心脏骤停发生1 min内行电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而5 min后则下降到50%左右,第7分钟约30%,9~11 min后约10%, 而超过12 min则只有2%~5%。新指南强调了早期除颤以及自动体外除颤(英文全称AEDS)在心脏骤停中的实际应用。AEDS通过两个置于胸部的电极片,自动感知心脏节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击除颤,AEDS时按电击钮行电除颤。一些研究显示,及时CPR 和早期除颤的配合,复苏的生存率超过了50%。研究组患者采用床头自动除颤仪或者抢救床边备用状态的双向除颤仪除颤,相比对照组使早期除颤时间从以往的30 s减少到6~8 s,新指南充分肯定了AEDS 的实用性,抢救床头双向除颤仪的配备也节省了仪器的搬运时间,为早期除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4 急救情况下,时间仓促,条件有限,且危重患者一般平卧,头偏向一侧,颈外静脉暴露明显,易于及时选择血管。颈外或颈内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离心脏近,血管充盈度好,穿刺可在直视下进行,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双腔ARROW静脉导管流速可达400 L/min ,且刺激性小,易固定,能满足输液速度,研究组患者均采用此法能迅速有效建立静脉输液通路[4],与研究组对比能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有效容量的补充。

    3.5 由于心搏、呼吸骤停是突发事件,猝死病例抢救的成功与否,除与患者的原发疾病、心搏、呼吸骤停至开始复苏的时间、抢救人员是否正确复苏有关以外,还与抢救人员的站位方式与合理分工有关,我们认为,心搏呼吸骤停患者时应将人工呼吸组、人工循环组、静脉用药组,在保证进行持续胸外按压的同时应该在最短时间内插入气管-准备好呼吸机和连接好心电监护仪-准备好除颤仪-建立静脉通道给与静脉用药,多项操作的同时进行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需对人员的工作进行统筹分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