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8期
编号:11582691
慢性病毒性肝炎48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8期
     【关键词】 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我国病毒性肝炎从组织病理学方面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按病原分类:甲乙丙丁戊五型。慢性肝炎是指病程超过半年,未治愈的肝炎。患者有不适感及化验检查肝功能不正常,转氨酶升高或是肝功能检查正常等。甲肝、戊肝为急性肝炎,有自愈性,一般不会转为慢性肝炎。乙肝、丙肝容易转为慢性肝炎。临床以乏力、厌油、腹胀、消化不良、肝区疼痛、黄疸、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病毒指数明显增高为主要表现。肝炎治疗必须把握以下环节。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07年3月至2007年12月间在延边医学会门诊部肝病科患者。坚持配合治疗半年以上的患者48 例,其中女21例,男27例;病程1.5~30年;其乙肝大三阳9例,乙肝小三阳18例,丙肝21例,早期肝硬化8例,中期肝硬化4例,中期肝硬化腹水3例。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中医内科胁痛证的辨证分型:①肝气郁结;②瘀血停着;③肝胆湿热;④肝阴不足。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表现:乏力、厌油、腹胀、消化道症状,肝区疼痛、黄疸、肝脾肿大、出血情况;②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ALB)、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