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8期
编号:11798713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6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8期
     【关键词】 老年人;心肌梗死;特征;护理

    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持久与严重的缺血使局部心肌发生坏死,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的危重症[1],由于护理模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老年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机体功能减退,反应迟钝,发病后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且合并症多,并发症较严重。有资料证明75岁以上心梗患者死亡率17.8%,而55以下者仅为2%[2]。本院老干部病房2003年8月至2004年11月对14例老年心肌梗死,针对其患者临床特点加以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老干部病房自2003年8月至2004年11月共收治75岁以上的心肌梗死患者14例,年龄最大92岁,平均7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3]。其中自发症状典型心绞痛心肌梗死7例,呼吸道感染4例 ,便秘1例,饱餐后发病1例,情绪激动后发病1例。

    1.2 临床特点 高龄心肌梗死患者多发病在秋冬季节,可能因寒冷刺激,使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高龄冠心病患者储备能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