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26期
编号:11525817
瘦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的水平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符爱珍 张团英 廖 靖
第1页

    参见附件(394KB,3页)。

     目前EMs的发病机制不明,其与不孕的关系密切。腹腔液内免疫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异常,是EMs的发生、发展及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Khan等[3]认为EMs是一种与腹腔内免疫功能变化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瘦素不仅对致炎反应产生影响,也具有促新生血管生成作用。瘦素在血液和腹腔液中均有表达,EMs对腹腔内环境的改变主要是表现为免疫功能的异常和致炎因子的增多。Deplacid等[4]对比轻中度EMs患者(Ⅰ~Ⅱ期)、重度EMs患者(Ⅲ~Ⅳ期)和健康妇女的腹腔液中瘦素浓度发现,EMs患者腹腔液中瘦素浓度显著升高(P=0.002);而轻中度EMs患者腹腔液瘦素/BMI值要高于重度EMs患者(P=0.007)。Wertel等[5]却认为Ⅲ~Ⅳ期EMs患者腹腔液瘦素浓度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且腹腔液与血清中瘦素浓度呈正相关。研究显示[6],在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中,有瘦素基因和蛋白的高度表达,进而促进异位内膜细胞合成瘦素。腹腔液能呈剂量依赖的方式刺激异位内膜基质细胞表达瘦素,从而在异位灶内形成正反馈,导致患者腹腔液中瘦素水平升高,但随着疾病的进展,由于病灶反复出血或囊壁不断扩张延展,加之囊内压力增高造成的压迫性萎缩,使有分泌功能的内膜组织减少,因此腹腔液中瘦素水平的改变在轻度患者中更加明显。因此重度EMs患者异位内膜中瘦素的正反馈生成作用降低,这也导致了腹腔液中瘦素水平随疾病的加重而下降。魏晓强等[7]认为,轻度患者腹腔液中瘦素主要通过影响腹腔内微环境的变化而导致不孕的发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9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