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19期
编号:11530285
1例以尖端扭转性室速为突出表现的中毒性痢疾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董 学
第1页

    参见附件(104KB,1页)。

     【关键词】中毒性痢疾;尖端扭转性室速;诊断

    

    病例介绍 患者女,43岁,主因频繁恶心、呕吐6 h,发作性晕厥、四肢抽搐2次入院。患者与入院前6 h感上腹不适,继之出现恶心、呕吐,开始吐胃内容物,后吐胆汁样物,呕吐频繁,量较多。发病后2 h,患者自觉心前区发热,继之晕厥、全身抽搐,持续约2 min后缓解并清醒。1 h后又发作一次,自动缓解。在家对症治疗无好转,急送我院。入院查体:T:37.6℃、P:96次/min、R:24次/min、BP:124/76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急性病容,面色苍白,中度脱水貌,气促、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因清晰;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心率96次/min,律整,无杂音,腹平坦,上腹有轻微压痛。余无明显阳性体征。根据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电解质紊乱,阿-斯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急查心电图、电解质等。患者在查心电图时,又突然意识丧失、头后仰,双眼上翻,四肢抽搐,口唇青紫,呼吸停止,脉搏触不到,血压为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T间期明显延长达0.52 s,U波明显,甚至高于T波,频发室早,当出现“RonT”现象时,即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TDP),开始QRS波群向上,当第9个QRS波群出现时,尖端突然向下,后以6~10个波群为一组,尖端反复交替。当即给予利多卡因50 mg静脉推注,发作3 min后停止,恢复窦性心律,频发室早,神志恢复。继之利多卡因500 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 ml中以3~4 ml/min静脉滴注,10%氯化钾15 ml、25%硫酸镁10 ml加入0.9%盐水500 ml静脉滴注。当时血钾回升为2.4 mmol/L,同时嘱口服10%氯化钾10 ml,1次/h,直至血钾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中,患者反复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TDP),发作时间2~4 min。发作间隔开始约15~20 min,以后发作间隔逐渐延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4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