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16期
编号:11526474
有机膜超滤分离地龙匀浆液膜孔径的选择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詹秀琴 陈美娟 戴启刚 樊文玲
第1页

    参见附件(373KB,3页)。

     【摘要】 目的 研究聚偏氟乙烯(PVDF)膜分离地龙匀浆液最适宜的孔径。方法 以新鲜红地龙的匀浆液为分离对象,采用不同孔径的聚偏氟乙烯膜进行超滤,对超滤液进行蛋白浓度和蛋白分子量分布的测定。结果 截留分子量(MWCO)为50 000的膜对地龙匀浆液的超滤结果最好,其截留液蛋白浓度大,分子量分布在1.5~9 U之间。结论 用聚偏氟乙烯膜分离地龙匀浆液,这种常温下进行、不需添加其他化学试剂且操作时间短的方法对制备较高浓度地龙蛋白液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 地龙匀浆液;膜分离;超滤

    在我国,很早以前就有用蚯蚓治病的记载,但对蚯蚓体内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了解,还是运用近代科学技术分析研究的结果。蚯蚓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占干重的56%~65%。目前发现蚯蚓具溶栓作用,其有效成分称为蚓激酶,蚓激酶为从地龙中提取的一组蛋白酶成分,大量研究表明蚓激酶无论静脉推注或口服给药,均具有溶栓作用,是目前较有开发前景的纤溶药物之一。蚓激酶能激活纤溶蛋白酶原,使之成为纤溶酶,这和尿激酶作用相似,其分子量在12 000~80 000之间,且在pH 5~9,20℃~55℃范围内稳定,可在常温下操作,稳定性较尿激酶高[1]。膜分离技术具有节能、高效、无相变化、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是对传统分离技术的一次革命[2]。至今,膜分离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远未达到应有的程度,在植物药研究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在动物药研究中尚未涉及。本研究采用有机聚偏氟乙烯膜对地龙匀浆液进行分离,探讨合适的分离膜孔径。

    1 实验材料和试剂

    聚偏氟乙烯膜(PVDF):截留分子量(MWCO)为10 000、50 000、100 000,140 000购于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鲜地龙:品种为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lide),购于南京农业大学养殖场; 0.01%(W/V)考马斯亮蓝G-250,4.7%(W/V)乙醇,8.5%(W/V)磷酸;1 mg/ml标准蛋白质溶液(牛血清白蛋白);低分子量标准蛋白质(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0.05 mol/L Tris/HCl缓冲液(pH 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7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