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1526230
肾病的中医护理(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1期
     [关键词] 肾病;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历来在祖国医学整体观、辩证观的理论指导下,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临床护理中,强调人是一个以脏腑、经络、气血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强调人体与自然界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辨证施护。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获取病情、个体状况、心理、社会环境等信息,应用中医八纲辨证的方法加以分析、归纳,确立病人的证型及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提出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目前,在全国2100多个中医医疗机构中,有6万余名护士以上技术职务的人员从事中医护理工作,成为发展中医事业的一支必不可少的专业队伍。中医临床护理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已总结出一套从理论到临床的辨证施护方法和具有中医特色的操作技术。除药物、针灸疗法外,还有放血疗法、拔罐疗法、刮痧疗法、熏洗疗法、敷药法、贴药法、推拿疗法等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淋症

    淋症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欲出未尽,或兼小腹拘急引痛溲有砂石的病证。中医对本证的论述颇多,《诸病源候论》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指出了本病的特点并阐明了发病因素及病理机制,为治疗提供了依据;历代医家根据临床表现,将淋证分为热、石、血、膏、劳五种证型。西医之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肿瘤以及乳糜尿等,均可参照本证辨证治疗及护理。

    1.1 病因病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认为淋证的病因是“热在下焦”,《丹溪心法·淋》篇认为:“淋有五,皆属于热”。但从临床上看,尚有实热与虚热之分。

    1.1.1 膀胱湿热外感湿热之邪;或过食辛辣醇酒味之品,酿成湿热,下注膀胱;或下阴不法,秽浊之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发而为淋。小便灼热刺痛者,称为热淋;湿热蕴积,尿液受其煎熬,日久尿中杂质结为砂石者,则为石淋。湿热郁结于下,气化不利,清浊相混,脂液从小便而出,尿如膏脂者,谓之膏淋;热盛伤络,迫血妄行,小便涩痛有血者,则为血淋。
, 百拇医药
    1.1.2 脾肾亏虚淋久不愈,耗伤正气,或年老体衰久病体虚,劳累过度,房室不节,均可导致脾肾亏虚。肾亏则下元不固,脂液下泄,发为膏淋;脾虚则中气下陷,则为气淋;肾阴亏虚,虚火灼络,尿中带血,则为血淋。

    1.1.3 肝郁气滞怒伤肝,肝郁而气机不畅,郁久化火,影响膀胱气化,则少腹作胀,尿时艰涩且痛,余沥不尽,而发为气淋。若中气下陷引起的气淋为虚证,肝郁气滞引起的气淋为实证。

    1.2 辨证论治淋证初起或在急性发作期,多为实证、热证,治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通淋排石和疏利气机的原则;经久不愈者,多为虚证,当以健脾补肾益气为原则。

    1.2.1 热淋证候;小便频数,灼热刺痛,淋沥不畅,尿夜黄浊,少腹拘急胀痛,或有恶寒发热,头身痛,口苦,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泻火,利湿通淋。主方:八正散。

    1.2.2 石淋 证候:小便涩痛,尿中夹石带血,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刺痛,窘迫难忍,或腰腹绞痛,少腹拘急。舌红,苔正常或薄黄而腻,脉弦或数。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主方:石苇汤。
, 百拇医药
    1.2.3 血淋 ①实证:证候:小便热涩刺痛,尿色紫红,或挟有血块,小腹疼痛满急,可见心烦,舌苔薄黄,脉数有力,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主方:小蓟饮子和导赤散;②虚证:证候:尿色淡红,尿时疼痛涩滞症轻,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红,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热,补虚止血,主方:知柏地黄丸。

    1.2.4 气淋 ①实证:证候:小便涩滞,淋沥不畅,少腹满痛,苔薄白,脉沉弦,治法:利气疏导,主方:沉香散;②虚证:证候:少腹坠胀,尿有余沥,面色白,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无力,治法:补中益气,主方:补中益气汤。

    1.2.5 膏淋 ①实证:证候:小便混浊如米泔,置之沉淀如絮状,上有浮油如脂,或夹有凝块及血液。尿道疼痛热涩,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泌浊,主方:程氏革(艹/解)分清饮;②虚证:证候:久病不愈,反复发作,淋如膏脂,尿时轻度涩痛,但形体日渐消弱,头昏无力,腰膝酸软,舌淡苔腻,脉细弱无力,治法:补虚固涩,主方:膏淋汤。
, http://www.100md.com
    1.3 辨证施护

    1.3.1 实证(包括热淋、血淋、膏淋实证) ①病室宜干燥、凉爽、安静、舒适;②观察排尿次数,难易及疼痛程度和尿的性质。热淋尿色黄赤,血淋尿色深色,膏淋尿如膏脂,混浊如米泔;做好尿量及数量记录,发现尿液异常,及时留取标本送验。若排尿疼痛加剧,或出现面色苍白,窘迫难忍、汗出肢冷等,应立即通知医生看视患者;③根据临床表现,如尿中有血而排尿进无不适者,则为血尿,非淋证患者,应予以鉴别;④注意情志护理,消除肾张及悲观情绪,让患者在排尿时精神放松,可用其他方法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病痛,增加治愈信心;⑤鼓励患者多饮水,饮水量≥1 500-2 000 ml/d左右,以达清热利湿之效;⑥饮食宜偏凉,有滑利渗湿作用之品,以助膀胱气化,清利湿热。如菠菜、空心菜、芹菜、黄花菜、慈菇、茭白、冬瓜等,并可选用莲藕、荸荠、菱角、雪梨、西瓜等水果。禁忌烟酒,辛辣刺激食品及肥甘厚味;⑦如恶寒发热者,应注意保暖,定时测试体温,注意休息,并观察患者有无其他病情变化;⑧避免过劳,外感及可能外起淋证复发的因素。
, 百拇医药
    1.3.2 虚证(包括气淋、膏淋之虚证)①此证多为脾肾亏虚、运化固摄无力。故病室应温暖向阳,衣被适度,避免风寒;②鼓励患者酌情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体质,但不可因过劳而相起病情加重;饮食应以补益肝肾,易消化为原则,如牛奶、山药、枸杞子粥、胡桃粥、苡仁大枣粥、芡实茯苓粥、莲子桂圆粥等。禁忌生冷、油腻、硬固、炙煿之品。

    1.3.3 石淋证 ①可参照热淋证护理;②石淋绞痛发作时,患者出现坐卧不安,面色苍白,四肢逆冷、恶心呕吐、出冷汗,甚至休克,如发生虚脱时,应立即让患者取头低平卧位,测血压,加强保暖措施,并通知医生;③绞痛发作时,可用针刺治疗。常用穴位有:志室、肾俞、膀胱俞、三阴交、阳陵泉等,若疼痛仍不缓解,可遵医嘱给镇痛解痉剂,或配合医生进行肾囊封闭以止痛;④石淋患者可做局部肾区拍打疗法,有输尿管结石时应多作跳跃活动,膀胱结石患者应鼓励其憋尿后再用力排尿,有利于结石排出;⑤石淋患者宜少食菠菜、土豆、动物内脏、草莓、蛋类等含钙磷较高的食物,有条件可做结石成分分析,针对结石性质给予相宜饮食;⑥在总攻排石治疗前,应做思想工作,向患者交代必要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争取期密切配合。总攻开始后,要密切观察全身情况和反, 百拇医药(曾 涛)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