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11
编号:13547617
吕仁和教授应用“二、五、八”方案管理糖尿病肾病患者经验总结(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911
     2.2.2 糖尿病肾病晚期 1)血糖(空腹和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等):无论是早中期还是晚期,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来说是最基本的。糖尿病日久,会由于多种因素作用使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更加困难,但同时也尤为重要。糖化白蛋白(GA)受红细胞寿命和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的影响较小,故在DKD晚期的患者,尤其是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监测GA能更准确的反应血糖的水平[4]。检测方法同上。对于晚期尤其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空腹血糖6~9 mmol/L,HbA1c 7%~8%左右即可。2)尿蛋白(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随着患者肾脏损害程度加重,尿蛋白的排出量也会逐渐增多。微量白蛋白尿如果不积极干预会逐渐发展为明显蛋白尿,甚至大量蛋白尿,最终加速肾功能衰竭恶化[3]。尿常规简单、快速、便捷,但只能简略反应尿中蛋白情况且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对于患者24 h尿蛋白的定量检测,可明确得知患者尿中蛋白的含量多寡,对于指导用药是十分有意义的,缺点为留取较不方便,故需将2种测定手段结合起来。吕仁和教授认为,常规给予治疗的患者,每周需监测1次尿常规,若尿蛋白持续“3+~4+”,则需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值。普通情况下,每2周甚至1个月监测1次24 h尿蛋白定量即可。对于糖尿病肾病合并其他类型肾脏病,而需服激素治疗的患者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