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2
编号:13567710
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h1/Th2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92
     2.4 2组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发生2例头晕、3例嗜睡、1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3%;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发生3例头晕、3例嗜睡、2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31%;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经治疗后即自行痊愈。

    3 讨论

    皮炎湿疹类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普遍认为该疾病的发生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是细菌、真菌及其代谢产物共同介导的结果。氯雷他定作为临床常用抗组胺药,在荨麻疹、湿疹等皮肤炎性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效果;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作为盐酸西替利嗪的R-异构体,具有双重抗变态反应作用,可有效降低变态反应部位组胺的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由于皮炎濕疹病程慢性顽固且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增加,因此临床开始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8-9]。

    中医观念中皮炎湿疹属窝疮类疾病,其发病与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外感风邪、湿热内生、渗于肌表有关,其治疗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药物为主。其中“风”在皮肤疾病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古代医家即有“风为阳邪,易于化热,易于表散”“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认知,感受外邪是皮肤疾病的主要诱因,因此祛风药在皮炎湿疹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