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3
编号:13601110
泻心汤类方及其衍化方演化规律中的“方-证要素对应”思想探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83
     2 《伤寒论》五泻心汤中“方-证要素对应”思想探究及拓展应用

    2.1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为治疗热痞证的主方。《伤寒论》言此证“关上浮”,关脉候脾胃,浮为阳脉,关部见阳热之脉,说明中焦有热而痞塞不通,乃成气痞之证,无实邪阻滞,此病在气分,治当苦寒直折。钱潢《伤寒溯源集》:“若夫大黄黄连泻心汤者……虽按之濡而属无形之气痞,然终是热邪,故用大黄之苦寒泄之,以攻胃分之热邪,黄连者寒开之,以除中焦之郁热,而成倾痞之功”[4]。方由大黄黄连两味组成,据宋·林亿所注及《千金翼方》注,方应有黄芩以增其泻热之力。本证的证候要素为热邪痞塞心下,对应的治法为泻热消痞。大黄苦寒,泻热和胃开结;黄连苦寒,清心胃之火,二药相得,善消心下无形热痞气结;更伍黄芩苦寒,泻热力增,使中焦邪热去则痞消。又此方以麻沸汤渍之须臾,徐灵胎于《伤寒论类方》中云:“欲其轻扬清淡,以涤上焦之邪”[5]。取药三味之轻薄之气以消其郁热。

    2.2 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为治疗热痞兼卫阳不足而设,热痞于上,阳虚于下不固表,故恶寒汗出。据宋·林亿及《千金翼方》之见,此方为大黄黄连泻心汤加附子而成。此方证候要素为热邪痞结心下与卫阳不足,对应的治法为泻热消痞及扶阳固表。方中以大黄黄连泻心汤,即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苦寒以清中焦郁结之邪热,消痞除满,为泻热消痞方剂要素,与热邪痞结心下证候要素相对;以附子辛热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