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2
编号:13603446
流行性感冒研究进展概要(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82
     2.2.2 证型 从2009年中医在流感的防治中突出了明显的优势,人们对中医防治流感也越来越重视,于是以刘清泉教授为首的众多学者纷纷从中医病症表现来分析不同流感病原的特点,推测不同病原类型所对应的中医病证特征有其特殊性,当临床发现某一时期流感样病例中医证候发生明显改变时,可能考虑致病病原发生了改变[23]。刘清泉教授认为新型H1N1是以风热疫毒犯肺为核心病机[21],兼夹湿邪侵犯肺卫[24],重症后期可见毒热耗气[25]之症;H7N9属于温病范畴,辨治时注重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具体症状可见发热、咳嗽、咽干、口渴、喘促、胸闷及口苦等证候,部分患者存在痰中带血、肌肉酸痛、恶风寒、汗出,咽痛、气短、尿黄、肢冷、烦躁等证候。舌质多为红、绛,舌苔多黄。舌面津液以少津、干燥表现为主,脉象以细、数脉为主,多表现为气分证、营分证,或卫气同病,偶可见血分证,而卫分证相对少见[26-27];岭南地区因为其特殊地域气候,所流行的H3N2流感多兼夹湿热之候[28]。

    2.2.3 不同病原的症状 以甲乙型流感为分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甲型流感引起的全身症状较重,乙型流感致病较为温和,且胃肠道症状较重[29],从证素角度分析甲乙流发病特点看出:2种间有异同点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