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9
编号:13614190
新疆地区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脾肾阳虚型的机制(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79
     通过对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发现,高血压因受人种、民族、地区、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而有地域化差异。相关学者曾对此在新疆不同地区进行阴阳虛证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新疆阴阳虚证包括阴阳两虚证型的构成比比上海、四川等地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由于地域偏远,经济较落后,文化程度较低,受膳食结构(高盐、低钾、高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新疆地区是高血压患病人群最集中的地区,高血压成为新疆地区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26]。不同民族膳食结构不同,新疆吐鲁番、哈密、阿勒泰地区不同民族高血压流行病学因素的调查研究显示,哈萨克族每日盐的平均摄入量为19 g,维吾尔族155 g,汉族9 g,脂肪摄入量及脂肪在總热量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维吾尔族111%(292 g),汉族171%(561 g),哈萨克族225%(6648 g),且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26]。何秉贤等[27]对新疆阜康地区哈、汉两族750名男女血脂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哈萨克族TG,HDLC,LDLC均显著高于汉族。研究表明新疆不同民族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明显的民族差异,1991年全国高血压普查的资料显示,在少数名族高血压患病率调查中,新疆哈萨克族为1897%,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的5个少数民族之一,而维吾尔族仅1033%,比全国各民族高血压患病率的平均水平低,为发病率较低的民族之一[9]。赵光胜等[28]调查了新疆哈萨克、汉及维吾尔族高血压患病率与营养、代谢的关系发现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