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8
编号:13615437
精神情志对炎症性肠病影响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干预对策的研究现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78
     日益增多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均表明了心理应激与IBD发病密切相关,并证实了精神情志因素与IBD患者病情的发生、复发及恶化,有着高度的相关性。相关研究[8]表明IBD患者在心理上明显存在着一些共同的个性特征,通过观察研究UC患者的心理特征发现,UC患者普遍存在着固执、敏感、个性内倾、情绪不稳定等不良的人格特征,还存在着抑郁、焦虑、悲观、心神不宁、人际关系敏感等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也有研究[9]指出IBD患者存在有轻微强迫症状或神经症,并且在CD患者中尤为明显。分析IBD患者紧张、焦虑的个性特点当来自对IBD疾病本身的过度担忧;同时,病程的迁延复发及临床疗效欠佳,易使IBD患者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由此滋生紧张、焦虑、抑郁、悲观等复杂的心理变化,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2 精神应激影响IBD的作用机制

    2.1 引起肠道神经信息失调

    胃肠道由独立的ENS调节,ENS与CNS密切相关联,并在神经通路、免疫机制及内分泌等方面有着双向的联络。ENS也是胃肠道神经肽的主要来源,可释放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