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8
编号:13615333
茵陈五味汤对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的疗效及作用机制(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78
     2.4 2组治疗前后MCP-1基因表达情况 对2组治疗前后的MCP-1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比较,2组MCP-1基因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CP-1基因表达下调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和图1。

    3 讨论

    新生儿感染性黄疸属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一种,主要因为感染导致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临床上多出现皮肤发黄、小便黄等症状[7]。其发病机制主要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因素,在我国细菌感染是临床上最多见的,感染造成新生儿的红细胞被加速破坏或肝功能代谢异常,增加了血中胆红素的来源,严重者可能威胁新生儿的生命[8-10]。查阅诸多古代医贤著作,《幼科全书》一文指出:“凡小儿生下遍身面目皆黄,状如金色,身上壮热,大便不通,小便如栀子汁,乳食不思,此胎黄也。”新生儿出生以后,因其“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体质,加上外感湿邪,合而致湿热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胆,气机逆乱疏泄失常,胆汁泛溢肌肤而发生黄疸;张仲景在《景岳全书》中写到“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明确指出单纯的湿邪不能导致皮肤发黄,脾属土,土为黄色,逼土色外现必以“湿热淤积”为前提[11-14]。新生儿脏腑娇嫩,行气未充,脾运不健,湿热内蕴,输泄无门,蕴于内而发于外,出现面黄、肤黄、目黄、便黄等症状。基于此我们认为清热祛湿,调达气机是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的主要治疗原则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