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5
编号:13618039
应用热敏灸治疗癌性贫血30例临床疗效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75
     2.6 安全性分析 本研究全部患者共65例,研究共60例完成全部研究内容,脱落4例: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2例。共有30名患者接受热敏灸治疗,研究过程中未见患者皮肤出现破溃,以及患者肝肾功能异常。说明热敏灸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和肝肾毒性少见,该方法临床应用安全。

    3 讨论

    热敏灸又称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其采用特制艾材点燃后进行热敏穴位探查找出最佳的敏态穴位,通过施灸激发腧穴传感,出现如扩热感、透热感、传热感、表面皮肤不热深部感觉热、局部皮肤不热远部感觉热、施灸过程中出现的酸麻胀重等非热感觉。针对患者个体需求,以患者的热敏感感觉消失为饱和度及消敏灸量,从而达到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它的机制是通过用热敏灸刺激随疾病所反映出来的的热敏反应点,激发机体相应穴位的传感功能,达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提升正气的功能[8-11]。中医学认为,癌性贫血的发病正是在正气亏虚的基础上,癌毒内蕴与痰瘀搏结而成[12]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