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1
编号:13621730
小儿汗证的中医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71
     2.1.2 辨汗出部位

    汗证亦有汗出部位之不同,马晶等[12]对上海市313例汗证患儿以5种证候(肺卫不固证、营卫失调证、气阴两虚证、湿热迫蒸证、气阳不足证)分型,通过调查其个人史、临床表现和饮食情况,以Logisitic回归分析各证候的影响因素,发现早产是影响肺卫不固证、气阳不足证小儿汗证的危险因素;肺卫不固证以整日和颈部汗出为主,营卫失调证则以前胸和手足心汗出为主;气阴两虚证以手足汗出和上下半夜出汗为主;湿热迫蒸证以肘部和腹股沟处汗出为主,喜食海鲜和油炸食品;气阴不足证以冬天、白天出汗和项背部出汗为主。

    2.2 中药辨证论治

    从肺脾论治:中医认为小儿汗证多与肺、脾、肾有关,尤与肺、脾关系密切。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肺脾气虚,表虚不固,故而汗出不止。刘金军[13]运用玉屏风散加减辨证治疗小儿汗证,表虚不固型用玉屏风散加党参、黄芪;营卫不和型用玉屏风散加桂枝、芍药、浮小麦、甘草;气阴虚型用玉屏风散合生脉散。93例中,治愈68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70%。严飞飞[14]自拟固表止汗汤(党参、白术、茯苓、浮小麦、煅龙骨、煅牡蛎、炙甘草)加减治疗肺脾两虚所致汗证患儿67例,总有效率达100%。考虑到久病多瘀、久病入络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