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386206
自研手多功能支具在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7期
     2.2 两组患者手指活动度比较:第8周、第12周支具治疗组主动活动范围、最大伸展角度、最大屈曲角度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不同时点比较,两组患者随着时间迁移,主动活动范围、最大伸展角度、最大屈曲角度均有明显上升(常规治疗组:F主动活动范围=1.294,P=0.000;F最大伸展角度=1.748,P=0.000;F最大屈曲角度=1.698,P=0.000。支具治疗组:F主动活动范围=1.408,P=0.000;F最大伸展角度=1.920,P=0.000;F最大屈曲角度=1.842,P=0.000)。具体见表3。

    2.3 两组患者TAM评级比较:第8周、第12周支具治疗组TAM评级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不同时点比较,两组患者随着时间迁移,TAM评级优良率增高(常规治疗组:F=11.239,P=0.000;支具治疗组:F=13.085,P=0.000)。具体见表4。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支具治疗组术后关节僵硬、肌腱粘连、虎口挛缩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