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219299
中波紫外线对人血小板线粒体DNA影响的初步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日 黄茂芳 刘仲荣 杨慧兰 张玲 薛礼长 张发洲
第1页

    参见附件。

     2.2 血小板线粒体DNA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s)的测定结果 线粒体DNA在490nm的OD值见表3,对应的OD值均数图见图2。

    其中,样本A-H表示对应表1照射的光孔顺序,样本0为对照组。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F=345.5,P<0.05,表示UVB照射前后血小板线粒体CPDs OD值的均数有统计学差异。对数据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r=0.389,P<0.01,表示CPDs的含量变化与UVB照射剂量有关。从图2可见,随UVB照射的能量增加,实验组线粒体DNA光损伤产物CPDs的含量逐渐增加。用SNK法对OD值的均数进行两两比较,显示C组与D组P>0.05,没有统计学差异;F组与G组P>0.05,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之间P<0.05,有统计学差异。从图2可见,虽然UVB照射的剂量以1.41倍不断递增,但血小板线粒体光损伤产物CPDs的含量并非直线上升,在C组到D组,以及F组到G组时可出现两个平台期。

    3 讨论

    皮肤光老化是在日光照射条件下长期作用的结果。虽然紫外线照射可直接损伤皮肤组织细胞的DNA,但细胞核DNA有酶修复系统,一过性的轻微损伤可能经过修复而无法检测,因此,光老化的研究中,寻找能保留光损伤的敏感载体非常有必要。

    线粒体是人体细胞中除细胞核外唯一具有自身遗传物质(如DNA)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呼吸链(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系统)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一些重要的代谢通路[5]。线粒体DNA的特点是缺乏组蛋白的保护并且没有完整的突变修复功能,因此mtDNA的突变率远高于核DNA突变[6],这些特点使线粒体对损伤的反应非常敏感,线粒体DNA突变及累积被认为是人类皮肤老化尤其是皮肤光老化的重要因素[2]。而研究线粒体DNA的变化需要排除核DNA的影响,这是我们选择用不含核DNA的血小板作为体外实验对象的原因。

    光老化线粒体的损伤可表现为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过氧化产物的增加,ATP合成的减少等[7]。从整体上而言,都是线粒体活性降低的表现之一。我们以对皮肤的损伤强度比UVA大约800~1000倍的中波紫外线(UVB)[8]照射血小板,从整体上观察照射前后血小板线粒体活性,以及mtDNA光损伤产物CPDs的变化,作为研究体外评价紫外线光损伤作用的参考指标。

    实验中所用的Mito-Tracker Green绿色荧光探针,可特异性被线粒体以不依赖膜电位的形式摄取,线粒体活性好,则摄取的探针多,则显现的荧光亮且均匀。通过观察线粒体摄取能力的变化,可作为评价线粒体活性的一个指标。本实验以不同能量的UVB照射血小板达1min,线粒体活性出现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化,而且UVB照射的剂量不同,荧光值也随之波动:UVB能量越大,线粒体摄取的探针越少,荧光值则越低。这说明,UVB照射能影响血小板线粒体的活性,而且这个改变比较灵敏,随照射剂量的不同而改变,有利于实验室条件下光损伤的研究。

    UVB照射皮肤细胞可直接引起DNA损伤,核酸DNA的芳香族杂环碱基对是UVB的强吸收色基。在UVB照射下,同条DNA链上相邻的嘧啶碱基形成聚和体,即光产物,包括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s)、6-4光产物(6-4PPs)及其异构体。有核细胞DNA在损伤后可进行自我修复,约90% 6-4PP在照射后3h即被修复[9],而CPDs的碱基易突变,形成量大(占70%~80%),是6-4PPs的3倍,故常认为CPDs是细胞光损伤的主要产物[10]。在血小板线粒体中,DNA没有酶修复系统,这些光损伤比表皮细胞更容易保留。我们观察到不同剂量的UVB照射下,血小板线粒体DNA光损伤产物CPDs的含量随之变化,同时还有与剂量相关的平台期,说明UVB照射能直接损伤血小板线粒体DNA,而且这个改变容易保留下来被检测到,并且这个改变与照射剂量的有相关性,有利于实验室条件下从DNA角度对光老化进行研究。

    在不同剂量的UVB照射下,我们观察到血小板不仅有线粒体活性的损伤,同时合并有线粒体DNA光损伤产物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程度都与照射的剂量有相关性,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线粒体DNA的损伤在不断加重,活性不断降低。这表明,把血小板作为作为体外评价紫外线光损伤作用的敏感系统是可行的。如果能建立体外评价光损伤的细胞系统,将有利于体外进行光损伤相关机制的研究及抗光损伤药物的筛选等。

    [参考文献]

    [1]鲍幼玲,黄耀熊,蒋鸿雁,等.微波辐射对血小板线粒体基因的影响[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7,24(2):137-139.

    [2]刘仲荣,刘荣卿,张国威,等.PUVA诱导皮肤mtDNA4977bp缺失突变累积的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12):743-745.

    [3]黄茂芳,刘仲荣,杨慧兰,等.中波紫外线对人血小板线粒体活性影响的初步观察[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1,18(2):73-75.

    [4]林向飞,骆 丹,闵 玮,等. UVB 辐射后HaCaT 细胞光产物的产生和清除及 EGCG 的干预作用[J].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4):384-386.

    [5]DiMauro S, Schon EA.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chain diseases[J].N Engl J Med, 2003, 348: 2656?2668.

    [6]王学波,李建远.人线粒体DNA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8,27(4):298-301.

    [7]黄发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4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