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111343
低能量微针电灼治疗汗管瘤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刘成 曾抗 孙乐栋 江丽芬 于娜沙 何思金 王冰 胡群 刘善容
第1页

    参见附件(1940KB,3页)。

     5讨论

    汗管瘤是一种常见的顶分泌腺导管良性肿瘤,临床常见治疗手段多样,但各种治疗方法均存在瘤体残留、术后炎症性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等问题,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美容要求。实践发现对瘤体的清除如果过度则易伤及周围正常组织,可遗留永久性肉眼可见的凹陷性或较平坦的色素脱失性瘢痕。但如果伤及的周围正常组织有限,术后遗留的凹陷性瘢痕深度在人类正常的裸眼分辨率之内,也一样可达到美容效果。如果瘤体清除不够,则可出现瘤体残留,影响治疗效果。

    为了达到美容治疗汗管瘤的目的,治疗器材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点:①汗管瘤的手术是一种开放式暴露手术,设备输出的能量对组织的热效应应该是气化或炭化,以利于暴露创面基底,观察皮损变化,判断终止终点;②汗管瘤皮损直径大小多为1~3mm,要求每次供给的能量尽可能少,以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③手术区域在眼周,要求能量输出探头有利于手指做出精细的动作,笔试探头在这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似乎超脉冲CO2激光、铒激光均符合以上三个条件,比电灼更具优势。但若将高频电灼设备的输出电极改为曲率尽可能大曲率半径尽可能小的针状电极,加之将输出功率调至最低,则较低能量就能通过较小直径的空气电离柱转化为热能而作用于皮损较小范围的表面。正是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设计出了使用低能量微针电灼来治疗汗管瘤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中,我们用低能量微针电灼来治疗汗管瘤,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均于术后2~3天结痂,5~10天脱痂。暂时性凹陷性瘢痕平复及色泽恢复多需1~3个月,但无明显色素沉着和永久性色素脱失性瘢痕等不良反应,提示该方法适合汗管瘤的治疗。

    手术过程中能否正确区分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是达到美容效果的关键[6]。我们的研究发现皮损表面的表皮被气化后,露出白色或浅白色的瘤体表面,周围部分被气化了表皮的正常组织,其表面为淡红色。随着瘤体被逐渐气化或炭化,瘤体表面色泽会因瘤体组织对白色光线反射减少以及瘤体下面正常组织对光线的反射增多,而大概由白色到淡白色向淡红色转变,并最终接近周围正常组织颜色。因此,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组织的颜色变化以更好确定治疗程度。

    术后创面的处理也关系到能否达到美容效果,关键是如何预防炎症性色素沉着。炎症性色素沉着主要是由于炎症早期消耗了大量的还原型巯基,造成多巴合成黑素这一氧化过程增强所致[7]。所以抑制早期炎症细胞趋化及抗氧化有利于减轻炎症性色素沉着乃至完全避免炎症性色素沉着的出现。兰科肤宁中含有原花青素及银离子,具有较强的抗过敏、抗氧化及抗感染功效,可用于避免炎症性色素沉着,我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其可避免炎症性色素沉着。

    综上所述,在熟悉汗管瘤病理及眼周解剖的情况下,熟练运用经过改装的高频电灼治疗仪微针电极,以最低输出功率电灼气化或炭化汗管瘤瘤体,术后抗炎、抗氧化,是完全有希望达到治疗效果和美容需要的。

    [参考文献]

    [1]王侠生,廖糠煌.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994-995.

    [2] Buzina DS, Lipozencic J. Electrosurgery--have we forgotten it [J] ? Acta Dermatovenerol Croat,2007, 15(2): 96-102.

    [3] 张明媚, 胡永璐, 郝瑜. 超脉冲CO2 激光治疗汗管瘤153 例[J]. 中国美容医学, 2008,17(1):112

    [4] Frazier CC, Camacho AP, Cockerell CJ. The treatment of eruptive syringomas in an African American patient with a combination of trichloroacetic acid and CO2 laser destruction[J]. Dermatol Sur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4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