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7年第10期
编号:11505238
黑素细胞肿瘤(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07年第10期
黑素细胞肿瘤

     黑素细胞肿瘤可由表皮黑素细胞、痣细胞或真皮成黑素细胞组成。黑素细胞起源于神经嵴,在特定的发育阶段,黑素细胞干细胞从神经嵴出发,沿着不同的路线,至皮肤、毛囊、眼、耳蜗、软脑膜定居,形成黑素细胞、毛囊黑素细胞及脉络膜细胞等。一般来说,黑素细胞在胚胎的4~6周开始向表皮移动并于第7周开始进入表皮。在由神经嵴向表皮移行的过程中,由于偶然的因素,可造成黑素细胞的局部集中,即成为包括色素痣等各种黑素细胞肿瘤。按黑素细胞的起源,黑素细胞肿瘤可分为起源于痣母细胞和成黑素细胞两大类[1],神经痣、良性幼年性黑素瘤和皮内痣起源于真皮中的神经鞘膜性痣细胞,界痣、单纯性雀斑样痣和良性幼年性黑素瘤则由位于表皮黑素细胞性痣细胞形成,交界痣出现恶变则可发展为恶性黑素瘤;成黑素细胞在表皮中成熟形成老年性雀斑样痣,如果成熟分化过程异常则可能形成恶性雀斑样痣,进一步可发展为恶性黑素瘤;在真皮中成熟则有可能形成太田痣、蒙古斑、蓝痣及细胞性蓝痣,后两者也可能出现恶变;按黑素细胞的分布,黑素细胞肿瘤则可分为真皮性、表皮性和混合性,而按肿瘤的性质可分为良性、恶性和交界性。本文将试图以肿瘤在皮肤中的分布层次为主线,结合肿瘤的组织学特点进行分类及阐述[2]。

    1黑子

    黑子也称雀斑样痣,很常见。临床上可分为单纯性黑子和日光性黑子。单纯性黑子大多数幼年发病,偶为中年发病,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不限于曝光部位,常疏散分布。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斑点,境界清楚,散在分布,直径1~3mm,表面淡棕色、棕色或黑色,日晒后不加深,常终生不变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