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5年第12期
编号:12739496
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 2015年第12期
     【摘要】总结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职业危害常见的因素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和心理性因素,认为通过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护理工作行为、采用各种有效防护措施,可明显降低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

    【关键词】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血透室护理人员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由于血透室工作的特殊性,血透室护士常常暴露在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之中,如频繁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各种化学消毒剂的频繁使用,意外针刺伤,噪音、有害气味等。随时威胁着血透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如何避免血透室护士的职业危害,有效做好职业防护,减少职业损伤,是血透室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结合本院的情况对血透室护士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讨论如下。

    1 危害因素

    1.1 生物性因素

    血透室护士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每天都频繁近距离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病原微生物,有可能被患者的血液、体液飞溅污染眼睛或破损的皮肤粘膜等。特别是在抢救患者或处理突发意外时,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或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因此,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感染血液传染病、乙肝、丙肝、艾滋病的机率高于其他医务人员。存在较高的职业暴露。同时,血透机的电器污染,造成大量的螨虫滋生,也直接威胁着血透室护士的身体健康。螨虫可引发过敏性哮喘、鼻炎、湿疹等变态反应。

    1.2 化学性因素

    1.2.1 血透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血透室护士每天接触、吸入各种挥发性化学消毒剂的刺激。对人体皮肤、粘膜、呼吸道有一定危害,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过敏性皮炎、鼻炎、湿疹、哮喘及血液病、甚至致癌。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伦拿林、过氧乙酸、次氯酸钠、冰醋酸、柠檬酸、戊二醛、甲醛等,还有紫外线、臭氧等消毒因子对皮肤及呼吸道的刺激。

    1.2.2 有害气味对血透室护士的危害

    由于长期血透病人的特殊性,病人体内有毒的代谢性废物(尿素、肌酐、胍类等)经过透析治疗由机器的排水管口排出,会散发出刺鼻的氨臭味,污染空气。长期接触,对人的呼吸道、胃肠道、皮肤都存在一定不良影响。

    1.3 物理性因素

    锐器损伤

    血透室护士在执行治疗、护理时,随时有可能被血液污染的针具及锐器意外刺伤,而感染血源性疾病。针刺伤时,只需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IV的比率为1.8%。目前已证实,工作人员与病人之间存在双向传播,如不注意个人防护,不仅造成自身感染,而且还会成为传播的媒介。

    1.4 心理性因素

    由于护理人员编制普遍不足,血透室急、重病人多,护士经常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机器报警的噪音、消毒剂及有害气味的刺激,均产生不良心境。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护士必须不断更新知识,迅速掌握各项新技术、新观点等,加上高难度的动、静脉穿刺,给护士造成强烈的心理压力和精神高度紧张,导致护士身心疲惫,引起失眠、焦虑、忧郁等症状。此外,锐器伤对受伤者造成严重而持久的心理影响。

    2 防护措施

    2.1 生物性因素防护

    2.1.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培养良好的防护习惯,全面推广标准预防,制定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及制度,充分利用各种防护用具和设备,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①养成经常洗手和随时戴手套的习惯,操作完毕、脱手套后,必须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接触病人的手套应一人一更换,有污染和破损时,注意随时更换。②护士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必须要戴手套和防护口罩。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有可能被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及身体时,应戴外科口罩、手套、帽子、护目镜,必要时穿防水隔离衣或围裙。如被患者血液、体液不慎飞溅眼中时,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眼部,并使用抗菌素眼药水滴眼。③护士每天做好自检,手部皮肤有破损者,不安排在阳性工作区,伤口包扎后戴好手套,进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有研究表明,如果被一个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手套时,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减少50%。

    2.1.2 建立健康档案

    每半年体检一次,定期预防接种,提高工作人员的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凡患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医护人员,应按规定暂时或永久调离。

    2.2 化学性因素防护

    2.2.1 血透室护士常年接触化学消毒剂,必须掌握各种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浓度、时间、注意事项、规范配制、合理使用。科内应设有紧急眼部冲洗水龙头。护士在配制刺激性强、易挥发的消毒液时,必须戴好口罩、帽子、手套,做到现配现用,盛装的容器加盖密闭,防止溅溢。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或安装空气净化设备。使用后及时将盖盖上,降低空气中消毒液浓度对皮肤、呼吸道的刺激。配制时如不慎溅到眼睛、皮肤上,应快速在紧急眼部冲洗水龙头和流动水下反复冲洗,再请相关医生处理。

    2.2.2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换气,完善排污系统。定期对透析机的排水管路检查、更换、固定,保证出水排放畅通,无堵塞外漏。机器排水管与排污下水道衔接口端应加盖、密闭。减少患者代谢性有害气味弥散造成空气污染。每天做好空气消毒工作。

    2.3 物理性因素防护

    2.3.1 规范护理工作行为,预防针刺伤

    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内瘘穿刺针应统一放入耐刺、防渗漏、加盖的利器盒中,不能混在透析管路中,集中送指定地点焚烧,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用过的针头再回套上针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和分离污染过的针头,注射器,在进行针帽罩回针头等高危操作时,应采用较为安全的单手套针头罩法。

    2.3.2 正确掌握锐器伤处理流程

    一旦发生锐器划伤或意外针刺伤,应迅速脱去手套→挤压伤口(由近心端向远心端不断挤出血液)→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伤口→消毒(2%碘酒、75%酒精)→包扎好刺伤部位→报告→做好锐器刺伤登记制度→抽血做相关病毒血清检查→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并通知院感科备案→定期随防观察。

    2.4 心理性因素防护

    科学管理,弹性排班,适当调整工作强度,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尽量增加患者与护士的相对固定性。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修养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丰富血透方面的理论及实践知识。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最佳的心理素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管理者给护士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减轻职业紧张及心理压力,发挥最佳运转水平。护士出现心理问题时,多与人沟通、交流,做好心理疏导,从而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

    3 小结

    血透室护士在工作中面临影响健康的多种因素,首先要从观念上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培养良好的防护习惯。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防护制度,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意外伤害发生,确保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同时加强专业技能与心理素质培养,做一个身心健康的血透室护士。, http://www.100md.com(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