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健康》 > 2005年第3期
编号:11081056
常葆童心 防衰健身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1日 《心理与健康》 2005年第3期
     “人老了,不中用了”,这是老年人常有的感叹。除了年龄增高导致体力下降与多病复发外,此叹更多地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老化。心理学家认为,经常保持一颗童心,可增强老人的生命力,延缓心理衰老,保持身心健康而延年益寿,常葆童心的最好方法是:

    笑口常开。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笑是一种情绪调节剂,是心理健康的体操,人在大笑时骨骼肌肉反复收缩,使肌肉放松,紧张情绪得到缓解,童年的幸福之感洋溢于天真的笑容之中。倘若人到老年,那种爱笑的性格已逐渐消失或正值病痛忧虑时,不妨努力使自己回忆一下童年和过去的一些愉快事情,让自己笑起来,这样,才能像唐代名医孙思邈说的:“长乐寿自高。”

    故地常游。身体健康、条件允许的老年人,不妨回到童年时代居住过的旧址或重访少年时代读书的母校,常去故地重游,可以触景生情,童心就可再度萌发,仿佛年轻了许多。

    乐于幻想。童年的幻想是那样天真烂漫,鼓励着孩子的好奇心,激励他去探求真理,揭示奥秘。老年人的幻想多是经验积累的反映,受其鼓舞,老年人会获得创造的灵感,使心胸、视野都开阔起来,无疑对健康大有裨益。

    宣泄疏导。一个人尤其是老年人,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在被人误解或遇到挫折时,切忌闷在心头,暗自承受,这样会有碍身心健康,要像孩子那样,天真地喊一喊、闹一闹,或者是找亲友、知己倾吐诉说,或伴以自言自语,及时把心中的不快发泄出来,以达到“一吐为快”的效果。

    善于聊天。老年人最好经常同三五知己或“ 忘年交” 朋友闲谈聊天侃大山, 这样不仅可以互通信息,锻炼语言,增长知识,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还可以上网与网友聊天, 既可萌发童心,释疑解愁, 又可激活脑细胞, 增加生活情趣。

    老幼同餐。一家祖孙几代人同桌共餐,老年人在儿女、孙辈的带动、关心与影响下,心情舒畅,食欲大振,会吃得香一些、多一些。因为,人在心情愉快、气氛和谐的环境中进餐本身就是一种“天伦之乐”,可收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享受,从而促进心身健康。

    坦然面对。老年人必须面对一切困难和意外的挫折与打击,这一点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各种身体、生活、家庭等方面的突发性变化,对各种不良刺激就能保持平静的心态,像孩子那样,来得快,忘得快,恢复得也快,就不会影响身心健康。

    善于贪玩。“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但不是孩子的“专利”。对老年人而言,乐于“贪玩”又善于“贪玩”,是一件好事,这也是现代老人养生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儿童玩的智能车玩具同样适合老年人,不妨来个“返老还童”,正如俗话所说:“老小孩,老小孩”。您可以经常在玩玩具、拆装玩具甚至自制玩具的“贪玩”过程中激发童心,开动脑筋,增添兴趣,提高手、脑、眼并用的灵活性、准确性,从而推迟心理与生理上的衰老过程,康乐益寿、颐享天年。, 百拇医药(张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