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9年第12期
编号:13449912
综合护理干预在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5日 《人人健康》 2019年第12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肺功能

    重症肺炎是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类型,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的特点,一旦病情控制不良则会引发呼吸衰竭,甚至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难度较大,其病死率位居儿科疾病之首,除了临床对症治疗后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来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病情恢复。本研究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8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对其方法及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经x线及实验室检查均确诊为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排除病情恶化、心脏病、其他肺部病变及临床资料不全者。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3.35±1.08)岁;病程1-7d,平均(3.54±1.32)d。

    1.2方法所有患儿均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为:(1)深化心理护理:该病病情严重,患儿入院后面对陌生环境常伴有恐惧、害怕等不良心理而表现为苦恼、不配合治疗等,不利于病情康复。允许家长每天定时入室陪护稳定患儿情绪,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以亲和力的语言安抚患儿,提高其配合度。(2)开展胸部物理治疗,提升呼吸道管理和护理:保证患儿呼吸道通畅,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指导其用力呼吸进行排痰,对于婴幼儿取头低位,自下而上、从背部两侧向中间进行拍背排痰,雾化吸入护理治疗来改善患儿的呼吸道症状,每天至少两次胸外部物理治疗,促进肺部康复,改善呼吸道通气功能。(3)精细化用药护理: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判断病原体种类,合理选择抗生素,必要时应用激素类药物,用药期间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一旦出现异常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实施抢救。(4)加强健康宣教:待患儿病情稳定后指导其加强营养,多食用维生素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应重点向家长讲解重症肺炎及预防感染的相关知识,使其做到科学喂养,平时注意保暖,尤其在气温骤降或冬季及时添加衣物,多带患儿多参加户外活動以增强其呼吸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多鼓励患儿,使其勇敢接受治疗,及时对患儿的表现给予赞扬,提高其配合度。同时引导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面对人咳嗽,不随地吐痰,尽可能避免传染他人。

    1.3观察指标分析干预后患儿的治愈率、自动出院率、死亡率以及干预前后的肺活量、深吸气量、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及通气流速等肺功能指标变化。

    1.4统计学方法数据检验采用SPSS19.0软件包,以(π±s)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t检验及X2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干预后患儿的治疗效果干预后治愈57例(占71.25%),自动出院20例(占25.00%),死亡3例(占3.75%)。

    2.2干预前后各项肺功能检测指标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检测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前后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是可威胁到患儿生命安全的危重疾病,除了临床积极治疗外,还应辅助有效的护理干预来充分了解患儿病情,通过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避免影响临床治疗的不利因素,保证治疗效果。综合护理干预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人性化护理模式,其核心为“以人为本”,根据患儿的个体化差异综合评估患儿的具体病情、心理状态、疾病认知等,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促进病情康复。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治愈57例(占71.25%),自动出院20例(占25.00%),死亡3例(占3.7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检测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前后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肺功能,对促进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病情康复具有积圾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为将来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实践基础和参考依据。, 百拇医药(杜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