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9年第12期
编号:13449828
探讨产前检测传染病血清学的八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5日 《人人健康》 2019年第12期
     【关键词】产前检测;传染病血清学;八项指标

    母体通过胎盘可将乙型肝炎病毒、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艾兹病等传染性疾病垂直传播至眙儿,严重影响胎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通过产前检测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垂直传播,降低新生儿患各类传染病的几率,实现优生优育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产前检测传染病血清学八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至我院行产前检测的8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为(29.36±2.45)岁,均为初次产前检测,医护人员采集产妇4ml静脉血液样本送检。

    1.2方法检测使用的仪器包括全自动酶标仪、全自动洗板机、微量震荡器等。检测试剂为乙肝两对半酶法试剂、HBsAg酶法试剂、抗-TP试剂、抗-HIV、抗-HCV试剂。HBsAg、抗-TP初次检测使-用金标法,如结果为阳性则使用酶法复查。抗HIV、抗-HCV使用的方法为酶联免疫双抗体吸附试验,采用酶法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

    1.3评价标准统计82例产妇传染病血清学的八项指标,包括抗-TP、抗-HIV、抗-HCV、HBsAg、乙肝两对半,计算大三阳、小三阳、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比例。

    2结果

    2.1统计全部82例产妇抗TP、抗-HIV、抗-HCV、HBsAg等阳性比例所有产妇均为未捡出抗HIV,HBsAg阳性比例为8.5%,抗HCV阳性比例为2.4%,抗TP阳性比例为3.6%。

    2.2统计全部82例产妇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中,乙肝大三阳比例为3.6%,乙肝小三阳比例为2.4%,乙肝病毒携带者比例为2.4%。

    3讨论

    近年来,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显著升高,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携带率超过15%,不同地区病毒携带率存在一定的差异。现阶段,我国慢性乙肝患者总数接近1000万,母婴垂直传播是匣慢性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有效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需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母婴垂直传播。临床研究表明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产前血清学检查、婚前体检是预防母婴乙肝垂赢传播的有效途径,其中接种乙肝疫苗是最佳途径。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HIV感染新生儿可通过产道、胎盘、哺乳等,除待产期外,其他窗口期也存在比较高的感染几率。现阶段,临床尚无特效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为此需加强预防和自我保护,有效预防艾滋病的发生。梅毒主要发病原因为梅毒螺旋体,病毒经胎盘传播至胎儿极易导致先天性梅毒的发生,妊娠期4个月后是该疾病的高发期,一旦胎儿感染后将会引发全身性症状,流产、死胎、造成等发生率显著升高,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产妇均为未检出抗-HIV,HBsAg阳性比例为8.5%,抗-HCV阳性比例为2.4%,抗TP阳性比例为3.6%,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中,乙肝大三阳比例为3.6%,乙肝小三阳比例为2.4%,乙肝病毒携带者比例为2.4%。HBsAg阳性比例较高,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高,需结合转氨酶检查指标,如存在异常需加强孕期保健,并对产妇实施必要的治疗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几率。抗HIV检出几率为0,在产妇预防HIV感染的同时,医护人员也需要加强职业防护,在对产妇行静脉输液、手术、静脉采血、接生等各项操作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皮肤暴露,大部分医护人员均存在皮肤暴露的问题,为此在对产妇行血液检查的过程中需注意避免院内感染等方面的问题。本次检查结果中,抗TP指标也比较高,梅毒属于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梅毒螺旋体能够通过血液及性接触实现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是感染梅毒的主要途径,早期梅毒如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疗,通过母婴胎盘传播的几率超过70%,为此对于抗-TP检测呈阳性的产妇加强孕期性教育,行正规治疗,充分考虑疾病的危害,通过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梅毒的发病率。现阶段,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此类传染疾病均以母婴传播为主要途径,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为此需通过产前传染病血清学指标的检查实现对各类传染病的有效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影响新生儿健康。

    由此可知,产前检测传染病血清学的八项指标可确诊梅毒、艾滋病、乙肝等母婴传播传染病,便于疾病早期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降低新生儿传染病发病几率,对母婴健康及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次研究选取样本数量不足,缺乏同类医疗机构数据分析对比,产前检测传染病血清学的八项指标的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http://www.100md.com(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