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9年第10期
编号:13423620
中药外敷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5日 《人人健康》 2019年第10期
     【摘 要】目的:讨论中药外敷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样本数量为80例,选取人群为功能性便秘患者,样本选取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5月,这些患者全部使用中药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其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使用基础常规护理方式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之上使用综合护理的患者设定为实验组,每组样本数均为40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而对照组40例患者的有效率较低(P<0.05)。结论:功能性便秘患者在就医时,通过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比较突显,藥效发挥比较彻底,值得被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中药外敷;功能性便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9-0089-02

    功能性便秘不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不畅等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地影响。且该病极易致使肛肠疾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其发病指数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步呈上升趋向[1-2]。本研究中,笔者选取我院就诊的功能性便秘患者80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样本,这些患者分别接受了基础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方式,分析其护理效果,现做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样本数量为80例,选取人群为功能性便秘患者,样本选取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5月,这些患者全部使用中药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其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使用基础常规护理方式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之上使用综合护理的患者设定为实验组,每组样本数均为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数量相等,均为40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8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40岁,平均年龄为(58.5±6.1)岁;实验组4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9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41岁,平均年龄为(59.0±6.3)岁,组间基础数据经统计学计算后差异较小(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者全部使用中药外敷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方剂为:3g生大黄,3g茴香,3g生姜,将以上三种药材研末,之后使用醋炒到极热状态,之后将蜂蜜加入进行调敷,外敷患者脐部,每天1次,连续治疗20天。80例患者均使用基础护理方式,指导其用药及饮食等。实验组则在此之上使用综合护理方式。(1)心理干预:患者由于疾病以及治疗相关知识了解的程度不够,极易致使其出现焦躁、烦闷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将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并将临床治疗成功的病例对其进行分享,以提升其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2)按摩干预: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腹部按摩,能够明显改进其排便的状况。应从患者的右侧下腹部开始,依据由上、左、至下的方向,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按摩(顺时针),依据患者的状况,确定按摩的频率以及力度,引导患者进行提肛锻炼,每天以10-20次为佳,增强其肛提肌收缩力。(3)生活干预:引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生活习惯,同时引导患者减轻便意的控制力度。切记,排便中不可看书或听音乐等,以免分散注意力;针对大便干硬排便费力的患者,可适当选取开塞露进行灌肠,依据医生指导用量进行使用。切记灌肠中应动作比较轻柔,以免造成不适[3-4]。

    1.3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护理方式之后,患者的临床表现(排便状况)及体征没有任何好转迹象,且有加重趋势为无效;患者的临床表现(排便状况)及体征明显改进为有效;患者的临床表现(排便状况)及体征改进程度在70%以上为显效;患者的临床表现(排便状况)及体征基本消失为治愈。有效率=1-无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版本:SPSS25.0)处理研究数据,资料描述形式:计数字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x±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为t;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

    2.结果

    实验组40例患者的有效率较高,而对照组却较低,统计学计算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病程,临床治疗手段较多,但其远期效果均不理想。中医认为,功能性便秘主要是因为患者的气血不足、脾肾亏虚造成的。脐中中医上称神阙穴,亦是肾气所在,和脾胃功能的关系比较密切。脐部下方没有脂肪组织的存在,血运比较丰富,且存有较多的淋巴管,药物分子能够在渗透脐部皮肤之后,快速将其分布全身。脐部亦有较多的末梢神经,通过药物的刺激,可使其神经内分泌调节得以调整,以便改进其消化功能。因而,在患者的脐部进行重要外敷,对功能性便秘患者来说,可明显改进其肠道功能。但治疗中,患者因疾病及治疗等治疗的掌握不够,极易出现焦虑等负面心理,使其药效的发挥受到干扰。综合护理干预是针对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适合患者恢复的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一项新型护理方式,通过此护理方式的实施,不但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改进,提升其治疗的依从性,而且还使其治疗效果大大提升[5]。本次研究中也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佳,而对照组较差,结果再次证实了此治疗方式的可行性。综上,将综合护理干预使用在中药外敷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治疗中,其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参考文献

    [1]曾洁.中药外敷神阙穴加灸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19):161-162.

    [2]王晶,刘丹,张姝,朱岩,陈民.中药外敷联合脐灸治疗老年便秘疗效评价[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06):132-134.

    [3]刘腊梅,吴茂林.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护理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8,36(05):205-207.

    [4]左文超,曹芳,刘健.中药外敷脐贴辅助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8):160.

    [5]范秋月,韩丽珍,苏容,闫立娜.芬太尼透皮贴剂引发便秘的中医外治与调护[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05):718-720., 百拇医药(金晓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