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11年第4期
编号:12079691
最长寿的“换心人”和他的情感世界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祝您健康》 2011年第4期
     2010年11月20日,亚洲“心脏移植”存活时间最长的人——杨玉民,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永远闭上了眼睛!“心脏移植”以后,他存活了18年半。他的生存纪录代表着亚洲换心人存活的最高纪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十几年来,“换心人”杨玉民不仅经历了一系列生生死死,还经历了一段无人知晓的感情波折。从16岁起,杨玉民就开始了杀猪生涯。后来,政策放宽了,他就大张旗鼓地开起了肉铺子,他是村里最早的万元户。

    妻子高桂琴贤惠能干,做起杀猪活儿胜过男劳力。两口子在致富路上干得红红火火,却在情感方面缺乏沟通,时间一长,婚姻就出现了危机。

    一次,杨玉民到相隔十几里地的阿城市永胜村杀猪,无意中与人群里一个小巧玲珑的美丽少妇四目相对。小媳妇满脸羞红地跑开了,杨玉民则心里像喝了蜜似的。吃饭时,杨玉民一打听,才知道那漂亮女人叫赵艳华,比他小9岁,丈夫是个赌徒,为了赌博,两人时常吵架。
, http://www.100md.com
    这以后,杨玉民鬼使神差地到永胜村去得勤了。几次接触,他发现赵艳华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泼辣能干;而在赵艳华眼里,杨玉民不仅长得威猛雄壮,而且干正事儿。哥有情、妹有意,两颗心越走越近,只是顾及到各自的家庭,他们才没有越过朋友的界限。

    一天,杨玉民正在卖肉,突然觉得发烧头痛,四肢冰冷,浑身无力。一开始,他并不在意,只是服了几剂感冒药,可几天后病情加重了。到医院一查,说是感冒引起心肌炎,于是,他又按照心肌炎治疗了几个月,也不见效。就这样,用了将近一年时间,花了上万元钱,病也没有治好。无奈,杨玉民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做了许多检查后确诊他患了风湿性心脏病。治疗一段时间,杨玉民的病情有所好转。

    就在这时,杨玉民遭受了一个沉重的打击:12岁的大儿子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落水身亡。杨玉民脆弱的心脏难以承受失子之痛,便把胸中的郁闷全撒向妻子。妻子的精神几近崩溃,再也忍受不了丈夫的无端指责,两人的“战争”不断升级,夫妻关系近乎决裂。
, 百拇医药
    赵艳华得知消息后前来探望杨玉民,高桂琴见状,醋意大发,把她臭骂了一顿。这让杨玉民顿感脸上无光,两人针锋相对,爆发了严重的冲突。苦闷之际,杨玉民常常向赵艳华倾诉。高桂琴听说后更加气愤,她回娘家找了几个亲戚朋友,找到赵艳华家闹事……杨玉民知道后,万分恼怒,坚决要求离婚。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高桂琴也觉得没意思,便同意了。

    杨玉民经历了一系列变故,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病情一日重似一日,更加胸闷气喘,接着,他的腿、脚、脸都浮肿了,连行、坐都困难。他感觉自己已经病入膏肓,他不想拖累别人,便在家里准备静度“余生”。

    赵艳华得知杨玉民离婚的消息后,也与丈夫离了婚,准备与杨玉民搬到一起。亲戚、朋友没有一个赞同的,有人劝她:“那个杀猪的有什么好啊?还拖着个病身子!”

    赵艳华的心里此时也十分矛盾,这毕竟是关系到一生的大事呀!她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可一闭上眼睛,眼前就出现杨玉民的身影,挥之不去。那挡不住的牵挂灼烧着她的心:他病得怎样啦?谁在他身边伺候呢?……抑制不住心中的思念,赵艳华连夜赶到杨玉民家里。推开门,她一眼就看到他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赵艳华心疼得眼泪直掉,她又是烧水、又是找药,服侍着杨玉民,并且大胆地留在了杨玉民的身边。可杨玉民的病情越来越重,严重的时候,连20米路都走不了。赵艳华心急如焚,赶紧送他到哈医大一院。昂贵的医药费,使杨玉民感到心疼,赵艳华却坚决地对他说:“人是第一位的,有了人才能有钱;再说,我看重的是人,没有钱,我照样跟你过!”
, 百拇医药
    经过专家会诊,最后说是心脏的二尖瓣不行了,得换!换,这可不是自行车零件,说换就换。为了筹集手术费用,赵艳华忍痛卖掉了仅有的住房——这意味着她和杨玉民从此没有了安身之所!经过打听,哈医大二院这方面手术做得好,她就揣着卖房的一万多元钱,将已经卧床不起的杨玉民送进了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医院为他做了认真的检查,最后确诊为晚期扩张型心肌病,并告诉她这种病在临床上无法治愈,治疗的唯一办法就是心脏移植,如果同意,心胸外科的夏求明教授已经做好了准备,因为是第一例,所有费用由医院承担。

    换心,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更何况十几年以前呢!究竟做不做呢?手术吧,活生生一个人就有可能死在手术台上——不管怎么说,现在还活着;不手术吧,那遭罪的样子,活着都不如死了——大夫说手术换心是唯一可能的生存出路……可医生说的是真的吗?在生与死面前,赵艳华和杨玉民举棋不定。

    夏求明教授来了,这位严谨的医生告诉他们,心脏移植在国外已经屡见不鲜,外国人换心以后照样可以开车、打篮球。我们经过精心地准备,有一定的把握。
, 百拇医药
    经过几个不眠之夜后,杨玉民痛下决心,吐出了一个字:做!赵艳华也义无反顾地对杨

    玉民说:我陪护到底!

    1992年4月26日凌晨,外科手术室前,100余名白衣天使衣着整齐,神情庄重。心外科、心内科、麻醉科、放射科等分为十几个小组,各就各位。这是该院的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关系到医院的声誉,他们格外重视。

    上午11时许,一辆白色的救护车载着供体呼啸着冲进院部,直奔外科手术室。50分钟以后,夏求明教授等人顺利地完成了心脏部位的吻合工作,供体心脏自动复跳。成功了!生命的旋律在濒临死亡的杨玉民身上重新奏响!

    这一天,中国医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手术完全成功,杨玉民获得了第二次生命!手术虽然不是国内第一例,却是国内最成功的一例!

    在手术前后几个月的日子里,赵艳华都是昼夜24小时护理,常常是衣不解带,食不甘味,她的心总是悬着,随着杨玉民病情的好坏而大起大落、忽喜忽悲,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轮回。病友们说,你找了个好媳妇!在医生和赵艳华的精心护理下,杨玉民顺利地渡过了急性排异反应关和感染关。
, http://www.100md.com
    手术一个多月以后,杨玉民可以出院了。怎样安排杨玉民,医院进行了专题研究。因为是第一例,院方特别慎重,破例决定安排他们住在家属楼,每月需要近千元的抗排异药物,也由医院免费提供。夏教授十分认真地对赵艳华说:“你今后最大的任务就是保护好杨玉民,要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他啊!”

    杨玉民夫妇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赵艳华每日细致入微地侍候他的饮食起居,杨玉民的身体逐渐在恢复,肢体也感觉有了力量。

    第二年,赵艳华怀孕了。两人兴奋不已,赶紧向夏教授报告了这一喜讯。“换心人”竟然还有生育能力!哈医大二院的专家和领导非常兴奋,请示有关部门,破例答应了他们的生育请求。

    10个月后,一个健康、可爱的小女孩来到了杨家。这是杨玉民生病以来最喜庆的一天,也是他“换心”后初为人父,那高兴劲儿不用提了。

    女儿的到来,给杨玉民夫妇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为了生活,杨玉民和赵艳华开始在医院的安排下在大院里摆摊儿,卖肉、卖蔬菜,每月也可以有几百、上千元的收入。杨玉民身体进一步康复,操刀剔骨,游刃有余,一如平常。2001年,医院建设花园式庭院,不允许在院内摆摊了,医院又安排他们到门诊部卖快餐。每天清晨,杨玉民去赶早市,购回蔬菜、肉类,中午11时许,一辆装着各式饭菜的快餐车就推进了门诊部,雇来的两个小伙计为就诊患者打菜、盛饭,杨玉民在一旁收款。
, http://www.100md.com
    生意上的朋友多了,有时候免不了要应酬,杨玉民本来就喜欢交际,能喝酒,有时候会忍不住痛饮一番。赵艳华发现后总是想方设法劝阻他。可有时,劝阻不奏效。赵艳华又怜又恼,万般无奈之下,她抹着眼泪找到了夏教授;夏教授闻讯大惊,他把杨玉民找来,声色俱厉地劝他:“必须控制饮酒,否则,你有生命之忧!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这不仅是你的损失,也是医院的损失,进一步讲,也是科研事业的损失!因为目前你的生存纪录,代表着我们国内心脏移植存活的最高纪录,你每一天都在刷新着这个纪录!”

    听了夏教授的这番话,杨玉民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自此,杨玉民竭力控制自己的酒瘾。

    每年的4月26日,是这个家庭的特殊节日,不仅他们要庆贺一下,哈医大也要组织一些庆祝活动,邀请所有在这家医院换过心脏的人回来相聚。经哈医大倡议:4月26日已经定为全国性的“爱心日”,提醒人们爱护心脏,也纪念这个不寻常的日子。

    进入2010年11月,杨玉民移植来的心脏几度出现危机,哈医大集中了所有顶尖级专家为他会诊,但最终没能挽救他的生命。11月20日,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换心人”撒手人寰。, 百拇医药(谭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