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24期
编号:13206855
生物黏附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领域的应用(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24期
     凝集素不僅能够与特定的细胞发生结合,还能通过这种受体介导的生物黏附作用传递细胞信号,触发胞吞或胞饮作用,显著提高细胞对脂质体、微球、纳米粒等纳米递药系统的吸收[19]。

    4 黏附性能的体内外评价方法

    文献中用于评价材料或制剂黏附性能的方法有很多种,但目前尚无标准化的评价方法。一般黏附材料的筛选常采用体外评价方法,而最终制剂黏附性能的评判,则以体内实验结果为准。这种做法的优点是能够减少实验动物的用量,缺点是采用体外评价方法筛选的生物黏附材料在体内并不一定具有良好的黏附能力。

    4.1 体外评价方法

    4.1.1 流变学评价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测定黏附材料在与黏膜黏液混合前后流变学性质(如表观黏度)的变化,来评价黏附材料的黏性。高的黏度意味着材料具有良好的黏附性。主要适用于牛顿流体的评价,不适用于高黏度的制剂[11]。

    4.1.2 剥离强度 该方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主要是通过施加外部拉伸力,破坏材料与黏膜之间的黏附力,将黏附材料从黏膜表面剥离。所需的外力越大,意味着材料与黏膜之间的黏附力越强。文献中用于测定剥离强度的实验装置有很多,并且多为自制[20]。

    4.1.3 旋转圆柱 该方法是将生物黏膜覆盖在一个可旋转的不锈钢圆柱上,将黏附材料或制剂黏附于黏膜表面,再将此圆柱置于一定pH的恒温缓冲盐溶液中,以一定的速度旋转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