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23期
编号:13210500
反向分子对接技术在中药作用靶点预测、有效成分筛选及作用机制探索中的应用(4)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23期
     3.3 反向分子对接技术在评价药物毒副作用机制中的作用

    药物的毒副作用在新药的筛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发的新药是否上市及上市的药物是否被撤市,取决于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反向对接技术可以快速的预测出药物的毒副作用,有利于降低药物研发的成本,减少新药研发的时间。Chen Y Z等[37]运用INVDOCK对数据库中与毒性和副作用相关的蛋白靶标进行自动搜索,对阿司匹林,青霉素,布洛芬等药物的3D结构进行对接,发现了这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他们[38]还通過与 TTD,DART 和 ADMEA 三大药物潜在靶点数据库相连,成功对四氢他莫昔芬和维生素E的作用靶点、毒性和副作用以及代谢特征进行了预测。

    3.4 反向对接技术在阐明中药复方作用机制中的应用

    反向对接技术不仅在单味中药靶点预测以及作用机制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药复方研究中也有一定的涉足。高耀等[39]通过DrugBank 数据库中 FDA 批准抗抑郁药物靶点的比对筛选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