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19期
编号:13105692
分布于西藏地区的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19期
     鼠尾草属植物中三萜类化合物主要有羽扇豆烷型、齐墩果烷型、乌苏烷型。其药理作用有抗菌、防腐及促进伤口愈合,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53]等。

    2.3.1 羽扇豆烷型 化合物名称见表5,化学结构见图5。

    2.3.2 齐墩果烷型 从西藏地区分布的鼠尾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齐墩果烷型化合物较少。化合物名称见表6,化学结构见图6。

    2.3.3 其他三萜 化合物名称见表7,化学结构见图7。

    2.4 酚性化合物

    鼠尾草属植物中酚性化合物以黄酮类成分为主。该类化合物具有减轻缺血缺氧所致管血内皮损伤,促进血管内皮增生,改善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抗炎、降血糖、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62-63]

    2.4.1 黄酮类 从西藏地区分布的鼠尾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以黄酮衍生物为主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