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2期
编号:13012248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现代中医药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2期
     通过对545条方剂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可演化出治疗心悸的9个新处方。从其药物组成来分析,方1是由六味地黄丸化裁而来,心肾同源,归属少阴,二者相交,若肾阴内亏,虚火扰乱心室,则心失宁静,悸动而烦,正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云:“水衰火旺而扰火之动也,故心胸躁动,谓之怔忡”,故选用滋肾育阴之佳品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配合补益心气之灵芝,共奏滋肾定悸之佳效。方2是炙甘草汤化裁而来,若气血两虚,气虚则血运无力,脉管空虚,血虚则无以养心,如《丹溪心法·驚悸怔忡》曰:“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故发为“心动悸,脉结代”。方中炙甘草益气补中,温以复脉;黄芪补气益脾,培固后天之本,以滋化生之源;生地黄、麦门冬、玄参甘润滋阴,甘之润之,以补心血,诸方伍用,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佳效。方3是据柴胡枳壳汤(《圣济总录》)变化而成,由多味疏肝清肝药组成,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扰乱心之清净,发为心悸;肝主藏血,主疏泄,肝血亏虚,致气血乏源,心失所养,以致心烦悸发,正如《石室秘录》谓:“怔忡之症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