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2期
编号:13012256
基于1H—NMR及LC—MS技术研究金铃子散对炎症大鼠模型调节机制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2期
     23数据处理将液质联用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XCMS数据处理平台进行质谱特征离子评估。通过XCMS分析结果对峰值保留时间偏差进行质控评价,提取组间差别较大的化合物信息(P<005),并根据平台生成的PCA结果,筛选多元统计分析中变异最大的9个化合物,分别为鸟苷、9顺视黄酸、三磷酸、肌苷5′磷酸、二磷酸肌苷、无机磷酸、甘油磷酸胆碱、21脱氧皮质醇、三聚磷酸盐。通过匹配在线的质谱数据库,对化合物进行鉴定并验证结果的正确性。结合核磁谱图分析得到的9个差异性代谢物(柠檬酸、丙酮酸、苹果酸、琥珀酸、谷氨酸、赖氨酸、牛磺酸、2酮戊二酸、甘氨酸)上传到 MetPA 数据处理中心,通过与 KEGG 数据匹配ID后,进行通路富集和网络构建。以Fishers正确性检验和超几何分布检验对数据在特定生物途径中的随机性进行测试。根据得到的MetPA预测数据,进行代谢机制预测和解释。

    大鼠的足肿胀度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组间样本方差分析(ANOVA),通过方差分析中的LSD和SNK法对样本组间差异情况进行分析。以P<005表示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表明组间有极明显统计学差异。

    3结果

    31角叉菜胶致肿胀实验足肿胀率本研究中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实验模型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