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856418
雷公藤多苷联合丹参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凝血机制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11期
     D-D是血液凝固和微血栓的中间产物,也是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的降解产物,D-D的水平升高说明体内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可作为体内存在高凝状态的分子标志物[20-21]。研究显示[22],D-D在HSPN急性期水平升高,且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均相关。研究组D-D在4周、12周下降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雷公藤多苷联合丹参注射液组抗凝效果优于常规治疗。PT可检测外源性凝血方面系统有无障碍,当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时,PT时间会明显延长,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4周、12周时,研究组PT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说明在联合应用雷公藤多苷和丹参注射液后,体内的抗凝物质增多,PT水平上升。APTT为内源性凝血功能的筛选试验,2组患儿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时APTT组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2组对内源性凝血机制无明显影响。FIB又称为凝血因子Ⅰ,是可溶性糖蛋白,是诱导红细胞聚集的主要因素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