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857585
基于李时珍药学学术思想传承的国医大师金世元附子调剂技术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10期
     [Key words]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 dispensing technology; Li Shizhen; Jin Shiyuan

    doi:10.4268/cjcmm20161032

    附子属于临床常用中药,是四维药之一[1]。火神派医家祝味菊称附子为“百药之长”, 一语道尽附子临床应用的重要性。本文主要探讨李时珍用法象药理谈附子的性状鉴别、炮制应用经验及国医大师金世元对附子的临床调剂技术,旨在继承发展附子的临床调剂技术。

    1李时珍“法象药理”论附子

    《本草纲目》中运用法象药理的思维模式阐述药物作用的手法颇多,法象药理是传统中药药理的主流,认为药物的功用是由其形、色、味、体、质、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自然特征决定的,可以根据药物的这些“象数”来推理药物的效用[2]。

    11“法象药理”论附子性状鉴别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3]记载:“附子之形,以蹲坐正节角少者为上,有节多鼠乳者次之,形不正而伤缺风皱者为下”,体现了法象药理学的“形”,以附子的形态来鉴别其品质。又载:“乌附尖,取象于其形状尖锐,而推测其药性锐利而可直达于病所。”药象有外象、内象之分,此处以附尖形状尖锐的外象来阐明其药性锐利可直达于病所内象的象思维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39 字符